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嘉興借橋興旅打造“國內一流旅游目的地”

嘉興借橋興旅打造“國內一流旅游目的地”

日期:2016/12/13 20:02:33      編輯:古建築紀錄

  2008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嘉甬兩地每年互送百萬游客;今年7月19日,嘉紹大橋也正式投入使用,杭州灣上形成了第二個交通閉合圈。大橋飛架南北,大大激活“長三角人”相互串門觀光的出游熱情。

  作為兩座大橋的支點,嘉興自然不會錯過借此發展旅游的機會。記者從市旅游部門了解到,近幾年來,嘉興通過做好“橋文章”,不斷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大橋帶給嘉興的,不僅僅是游客的匯聚與擴散,還改變了旅游的發展軌跡。在此背景下,我市打造“國內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標變得更加清晰。

  兩座大橋的“旅游效應”

  兩座大橋的相繼開通,“激活”了杭州灣地區黃金旅游線。

  氣勢恢弘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猶如長虹臥波,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嘉興旅游來說,這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風景的同時,也改變了嘉興的旅游市場。市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杭州灣跨海大橋開通的第一年,僅嘉甬兩地互送游客量就達到140萬人次之多,嘉興旅游逐漸向南拓展。

  在杭州灣跨海大橋開通之際,市旅游局有關負責人就曾表示,杭州灣跨海大橋將給嘉興旅游業帶來新機遇,嘉興旅游市場由以前的“三面放射”變成了“四面輻射”格局,“杭州灣跨海大橋改變了華東地區原有的旅游格局,推動了整個長三角‘3小時旅游圈’的整合。”

  如今,嘉興旅游市場“四面輻射”的格局進一步延伸。嘉紹大橋的通車,再次掀起“大橋旅游熱”。據了解,市區已有不少旅行社聯合推出關於嘉紹大橋的旅游產品,海寧、海鹽、紹興、上虞四個縣市借“橋”謀劃,推出“一橋兩岸四地游”的互動活動。

  嘉紹大橋的最大作用是拉近了嘉興、紹興的空間距離,去紹興南邊景區的線路,今後都會改走嘉紹大橋,“原本要繞道杭州繞城高速、過下沙大橋,這條線路的車輛比較多,下沙大橋的北接線路況不太好,所以走嘉紹大橋會更理想些。”嘉興市旅游社總經理楊明軍說。

  “利用嘉紹大橋這一資源優勢,我市可以加強與蘇南、浙中、浙南等旅游市場的合作,旅游區域合作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市旅游局局長張碩認為,隨著大橋——高鐵時代的到來,嘉興、杭州、寧波、紹興等城市“串珠成鏈”,形成了杭州灣黃金旅游線。

  據有關方面預測,嘉紹大橋的設計飽和斷面日均流量為8萬輛次,預計開通當年的斷面日均流量將達到3.8萬輛次,超過目前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至6萬多輛次。這也意味著,嘉紹大橋這條黃金旅游通道將會帶來大量的車流人流,也必將促進嘉興旅游業的大發展。

  嘉紹旅游合作吹響“集結號”

  來自市旅游局方面的消息稱,借著嘉紹大橋開通“滿月”這個契機,8月18日,嘉興、紹興兩地將啟動為期三個月的“過大橋,去休閒——嘉紹互游”惠民旅游活動。據悉,該活動受到兩地旅游企業的支持,目前已有近百家旅游企業參與,攜手讓利於民。

  活動啟動當天,嘉興市、紹興市旅行社協會與有關旅行社將聯合推出一日游、二日游和自駕游特價產品,走嘉紹大橋,瞻南湖紅船,游水鄉古鎮,坐烏篷小船,尋三味書屋……感受錢江兩岸的秀麗風光,兩地市民可憑身份證報名參加相關活動。

  記者還了解到,在這次“嘉紹互游”活動中,嘉興、紹興兩地都各自設計了3條自駕游線路。其中,嘉興推出的“煙雨南湖,水鄉古城”主題線路,以游玩南湖旅游景區為主;“山海湖景,濱海嬉水”主題線路,串起了海鹽南北湖、平湖樂滿地水上樂園和嘉善碧雲花園等景區;“皮都潮鄉,枕水古鎮”主題線路,為一條購物、古鎮游線路,串起的是海寧中國皮革城、桐鄉世貿(皮革)中心等,感受烏鎮景區獨特的水鄉景致。

  在《“過大橋,去休閒——嘉紹互游”旅游惠民一覽》上,記者發現,嘉興有近40家景區、酒店、旅行社參與其中,屆時,紹興來禾游客將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同樣,嘉興的市民游客在優惠時段前往紹興指定景區(點)旅游,也能憑身份證獲得相應的優惠。”市旅游局市場處一負責人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