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恩寺坐落於光福玄墓山,始建於宋寶佑年間,為佛教南宗發祥地。清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多次駐足於此。
聖恩寺最早建於唐天寶年間,名天壽寺,南宋寶祐年間又建聖恩寺,當時兩寺並寸,為上下道院場,稱天壽聖恩寺。明洪武年間聖恩寺得以擴建,次第修建了觀音閣、法堂、大殿、塔院、鐘樓等。一時僧眾雲集,名僧輩出。最盛時寺殿建築共五千另四十八間。
玄墓山聖恩寺名揚海內,南來北往的僧侶、香客、游人不絕於道。至清康熙三次南巡,乾隆六次南巡,均到此處巡視觀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前往聖恩寺,御書“松風水月”四字,石碑現存於司徒廟內。
聖恩寺現尚存石坊、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師殿、齋堂等建築以及明清碑刻,晉代古柏等。寺後山石嶙峋怪異,峥嵘迭出,被稱為“真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