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崇武古城
日期:2016/12/14 17:22:36   編輯:古建築紀錄 崇武古城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承載著我國海防史上一段比較完整的歷史。這裡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歷來被世人稱之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
崇武古城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台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御倭寇所建。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留。古城內外,有20多處分別始建於宋、明、清,後經修葺延續至今的宮庵廟堂等古建築遺存,與古城構成了可供參觀稽古的古跡群。尤其是城外3公裡處的大岞山“岞山八景”之一“龍喉曉煙”有惠安第一勝景的美譽,又有記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詩家摩崖石刻,“獅石晚照”的獅石台曾經是戚繼光操練水兵的指揮台又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城外半月海灣,著名畫家洪世清創作的大地巖雕——“魚龍窟”,以及著名書藝大師朱屺瞻、錢君陶、劉海栗等人的篆刻書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還建有現代石雕博覽園及省級海邊森林公園。登臨古城,足可探古覽勝。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巖壘成,城牆共長2457米,城基高5米,牆高7米,並設有兩層跑馬逍。牆上有牆碟1304個,箭窗1300個,窩鋪26座。四面設城門,內門每扇高3.2米,寬1.3米,前門每扇高2.6米,寬o.9米,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烽火台一座,南城門外加設一照牆。在城內蓮花山制高點,還設有了望台。四面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內的十字大街相接四個城門,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城牆又加高1.3米。這些城牆、窩鋪、門樓、月城、墩台、扞寨和演武廳,構成我國古代一套完整的戰略防御工程體系。明代守丞丁少鶴曾有詩句贊道:“孤城三而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推薦閱讀:
福建長樂市顯應宮
雲崖寺 峭壁上的千年古剎
合肥明教寺
泰國大皇宮:滿城盡帶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