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古鎮的靈魂。甪直地處太湖流域,是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環的澤國典型,素有“五湖之廳”、“六澤之沖”的美譽。甪直水秀,橋也美。

拱橋
在古鎮區5.6公裡長的河道上,歷史上曾橫架著形式多異的江南小橋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石板橋,雙橋、姐妹橋、鑰匙橋、半步橋等。可謂“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七十二半橋”。古鎮依水而建,前街後河,人家枕河而眠。漫步古鎮,領略小鎮風光。觀賞古橋駁岸,看看漁船人家,真是別有風韻,讓人回味無窮。

古鎮
甪直水鄉服飾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奇葩:梳髻髻頭、扎包頭巾、穿拼接衫、拼檔褲、束據裾裙、著繡花鞋。曾經,這是甪直農村婦女勞動時的普通裝束。如今,正成為诠釋甪直水鄉特色和水鄉文化的重要符號,穿著這樣的服飾走在古鎮上。也成了一道別有風味的流動風景。

安靜的小鎮
甪直原因鎮西有“甫裡塘”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其水流形狀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甪直鎮為多水之鄉,北有陽澄湖,南有澱山湖、澄湖,西有金雞湖、獨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景色優美
另外,古銀杏也是甪直鎮的一大特色,目前鎮上有銀杏樹7棵。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先生因愛銀杏,其故後,被葬在四棵銀杏樹(甪直保聖寺)旁。現在古鎮仍舊留有以卵石及花崗石鋪成的街道,深巷兩旁為黛瓦白牆、木門木窗、寬梁翹脊的古建築人,多為明清時代所建。古鎮區有58條巷子,最深達150米,較罕見。河床上來往小船,絡繹不絕,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