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強文化建設 強調文化遺產保護
日期:2016/12/13 22:26:32   編輯:古建築紀錄成都2月25日電 23日,四川全省文化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總結了四川省文化事業在“十一五”和災後重建期間取得的巨大成績,肯定了其良好發展的蓬勃勢頭。並提出要努力使四川文化改革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四川文化建設步入全國第一方陣。
四川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鄭曉幸在會議中講道,“十一五”期間全省文化事業政府累計投入達50.31億元,加上恢復重建項目投入86.47億元,近140億元的投資有效改善和優化了政府民生投入結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顯示,四川不可移動文物點65231處,居全國第三,鞏固了四川文物大省的地位。全省國家級非遺項目占120個,占全國10%。
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鄭曉幸指出,近年來,全省文化系統文化產業年均增長速度近20%,2011年全行業實現增加值226.6億元,資產總額566.74億元。同時,有效抓住汶川地震災後重建機遇,促進文化要素全面融入災後重建產生了顯著作用,映秀、水磨等38個重建城鎮文化氛圍濃郁,北川新縣城和汶川、青川縣城和都江堰市文化特色鮮明,為災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文化靈魂,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科學發展,提供了文化支撐。
他強調,還必須堅持文化遺產保護,建立完善有利於文化遺產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重大文物搶救保護工程。加強非遺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傳承、教學和交流,開展非遺產技藝類項目生產性保護,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鄭曉幸說,四川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中國第一方陣,經濟總量已處在中國西部前列。而文化資源成為經濟發展重要支撐,文化優勢成為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源泉。我們要進一步發揮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推動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優勢,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提供強大競爭力。(周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