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大運河申遺攜優勢穩步而行

大運河申遺攜優勢穩步而行

日期:2016/12/13 21:12:00      編輯:古建築紀錄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王鵬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出消息,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元上都遺址獲與會委員一致同意,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我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使得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42項。

    元上都遺址是繼去年杭州西湖成功入遺後,中國文化遺產再次晉升“世遺”的成功范例。當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中國時,已經列入國家申遺預備名單、將於2014年提交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的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項目,既因中國連年有項目成功而增添動力,也因越來越難走的申遺之路而感到壓力。

    優勢 文本編制單位已“連中兩元”

    獲悉元上都遺址申遺成功,市文物局局長、大運河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主任、揚州市申遺辦主任冬冰第一時間向出席大會的國家文物局領導及相關專家表示祝賀,同時也表達了請求繼續關心大運河申遺的願望。

    對於大運河聯合申遺來說,目前,35個運河沿線城市正在按序時進度有條不紊地根據規劃編制進行環境整治與遺產點保護等事宜。作為牽頭城市,揚州在各方面均發揮了表率作用,“領頭人”的角色得到其他城市的一致認可與尊敬。

    “現在,大運河申遺正按申遺節奏有序推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14年,大運河將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議。”冬冰介紹,大運河申遺文本是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陳同濱率領的團隊操作,該專業團隊已經在杭州西湖、元上都遺址上“連中兩元”。

    “所以,從技術層面上說,大運河申遺有著專家把關的優勢。”冬冰說,特別是陳同濱所長對揚州申遺項目給予了高度關心和重視,她的經驗,就是揚州的有利條件。

    難點 中國正遭西方“游戲規則”限制

    目前,《世界遺產名錄》共列入了936項世界遺產委員會承認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遺產。在所有的世界遺產中,文化遺產項目的比例偏高,而對於中國來說,預備名單項目單一更增加了成功的難度。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分析了世界遺產申報的四個難點。他說,世界遺產委員會有一個平衡原則,即強調要向還沒有一處世界遺產的締約國傾斜。其次,對遺產大國的要求越來越高。第三,越來越看重對世界遺產地的保護。第四,中國預備名單項目單一,大多為古代遺跡,也大多為文化遺產,史前遺跡、當代遺產和工業遺產等新類型幾乎沒有,增加了申遺的難度。

    市文物局調研員、揚州博物館館長顧風說,世界遺產標准是西方國家制定的,隨著中國入選項目越來越多,西方正利用“游戲規則”對中國采取各種限制。因此,包括大運河在內的中國申遺項目,都要學會用世界的語言講述中國的故事。

    保護好揚州城遺址是建世界名城題中之義

    揚州城與元上都都是遺址,既然元上都能成功入遺,那麼揚州城將來是否也具備申遺的資格或是條件呢?

    “這兩個都是城市遺址,但兩者之間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具有可比性。”冬冰說,元上都是世界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為數不多的幾座都城之一,其遺址也是中國游牧民族遺存保存最為完好的文化遺產,充分展現了亞洲大陸上分屬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蒙古族和漢族在都城設計上交互融合的所有特征。

    與元上都遺址相比,揚州城遺址則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型。揚州城不是皇城、都城,而是一個依靠商業力量興起的城市,它的突出價值在於建城歷史綿延,漢代以來城址范圍基本未變,歷代城池逐次疊壓,遺跡遺物埋藏豐富,為中國地方城市的“孤本”。

    “當前,揚州正在向建設世界名城邁進。對於揚州來說,運河與歷史文化是城市最具世界級品位的元素,大運河聯合申遺如果成功,將極大提升揚州的城市品質。”

    冬冰表示,揚州城遺址是否具備世遺的條件現在很難說,但不管前景如何,在揚州城遺址的保護、利用方面,我們必須有所建樹。“在國內,沒有一個地方城市具備揚州城遺址如此突出的價值,建好揚州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大運河申遺一樣,都是建設世界名城的題中應有之義。”

    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裡處、閃電河北岸。由我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的這座草原都城,被認定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史學家稱譽它可與意大利古城龐貝媲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