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桃花源裡水鄉古鎮
日期:2016/12/14 17:53:40   編輯:古建園林 同裡的橋不但個個都兼具了實用與美觀,而且來歷還都有故事。有座俗稱賭氣橋的,據說就是兩個富豪顯擺:一個嘲笑另外一位腿腳不便的,說是自己能造個橋方便方便他;結果另一個不干了,立馬另造一座,以示我才不需要你幫忙。還有個豆腐橋,說是橋板怎麼也放不平,結果有個拄白拐棍的白胡子老頭托夢說放塊豆腐就好了,一放,橋就好了。
同裡,是個水鄉
前幾天翻翻寫同裡的書,上面有專家煞有介事地考證:因為同裡眾水環繞,所以來往不便;因為來往不便,所以古建築保存完好。按這個說法,其他的水鄉,神馬河道縱橫、溝渠遍地,神馬三步一橋、十米見水,到這裡統統弱爆了。這裡不應該叫同裡,應該叫做桃花源裡。
寫到這裡,肯定有板磚飛來:現在的同裡,分明交通便利,來去自如。哪有那麼多水水?樓主分明水軍無疑!
俺有鐵證
家母年少時曾受組織指派,到同裡公干。據她描述,當年得先到蘇州碼頭坐船,一路突突過來,還得住上一晚,趕第二天的船才能回來。據說,以前的同裡,就是被幾條小河劃出的島嶼。而且,還有一個大湖環繞其外。俺琢磨著,這就像太平洋某些旅游勝地,小島上還有湖,湖中還有珊瑚礁。
其次,同裡多橋。坐著汽艇來回的,那是在江河湖海;坐著索道飛梭的,基本在雲南怒江;至於胯下一匹波音747,那肯定得穿越某個洋。江南水鄉,河道雖然是縱橫,但是寬度必須不大。劉翔未必能一躍而過,劉備騎了的盧是肯定能跳的。
有橋並不稀奇。同裡的橋不但個個都兼具了實用與美觀,而且來歷還都有故事。有座俗稱賭氣橋的,據說就是兩個富豪顯擺:一個嘲笑另外一位腿腳不便的,說是自己能造個橋方便方便他;結果另一個不干了,立馬另造一座,以示我才不需要你幫忙。還有個豆腐橋,說是橋板怎麼也放不平,結果有個拄白拐棍的白胡子老頭托夢說放塊豆腐就好了,一放,橋就好了。
你看,民間傳說都和橋在一起。不是水鄉人民,不是天天為了方便來回花心思,這歷史底蘊是如何濫觞的?
如果這些還不夠。請各位游客仔細觀察同裡各大水域兩邊的駁岸。大大小小的獸頭、橋纜樁在這裡是隨處可見。各位,當高速公路上只能跑馬,和諧號的媽媽都在娘胎裡的時候,我們的先人最仰仗的就是水運。別的不說,當年老朱家遷都北京,要不是開了漕運,蒙古人早就打回中原了。
作為一個水鄉的同裡,想當初必定是萬舸爭流。運糧、運米,當然還有穿梭在湖蕩間的夜航船。
打住!不是說因為多水所以來往不便嗎?怎麼到了最後,這裡反而像是個交通樞紐?列位看官:拍專家,請出門左轉!當然,最好是先去同裡看看,回來再去排隊。
同裡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的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這些古橋在歲月的風雨中高高地挺立著,成為我們了解同裡的一本耐讀的書。
在古鎮,橋齡最長的,也是最古老的橋,要數思本橋了。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橋港上。最小的橋該是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獨步橋。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身而過,單孔拱橋,小巧玲珑,堪稱一絕。
鎮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裡魚化石的石雕。傳說這條鯉魚在三月桃花水發的時候,乘風破浪奮力跳躍,想跳過龍門脫去凡胎而進入仙界,可就在它奮力躍出水面的時候,橋上走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凡心一動,結果已跳過龍門的頭部變成了龍頭,而龍門外的半身仍舊保留了魚身。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裡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中元橋又稱賭氣橋,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橋。說的就是兩個財主賭氣的事情。
古橋是同裡的一大特色,每個前來古鎮參觀游覽的客人都可以在此看到,這些堅硬冰冷的家伙是如何經受了漫長歲月風風雨雨的侵襲而變得溫柔多情起來的。它們是古鎮活的歷史。
在同裡看橋,當然不要花錢。走走古橋也是一件很有詩情畫意的事情。另外,橋邊水上,各種古代水路運輸的遺跡,也可以讓我們神往那些過去的歲月。
推薦閱讀: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諸葛村
灤州古城:濃妝淡抹 華彩綻放
灤州古城 北方人的夢裡水鄉
河北灤州古城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