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諸葛村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諸葛村

日期:2016/12/14 17:53:40      編輯:古建園林

諸葛村中心池塘

諸葛村中心池塘

諸葛村住宅區

諸葛村住宅區

紀念諸葛亮的大公堂

紀念諸葛亮的大公堂

丞相祠堂梁架

丞相祠堂梁架

諸葛村中的老茶館

諸葛村中的老茶館

諸葛村商鋪

諸葛村商鋪

    據考證,位於中國浙江省蘭溪縣西北部的諸葛村,就是諸葛亮嫡系後裔居住的地方。如今這個村大約居住著5000人,其中大多數人都姓諸葛,已歷經數十代。村中幾乎處處受到其先祖諸葛亮的影響,這在其建築上就有明顯的體現。

    這個村建得很隱蔽,從村外的公路上向村子的方向看,什麼都看不到。因為整個村都被山岡所包圍,這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走近村中心的池塘,塘邊的建築依水而建,白牆黑瓦,其建築風格與浙江和它附近的安徽的建築都頗為相似。然而塘邊最為矚目的大公堂卻與眾不同。

    大公堂是諸葛子孫們為諸葛亮建造的紀念堂,供奉諸葛亮的畫像,並在每年春季和秋季舉行祭祀諸葛亮的活動。大公堂門外左右各有一個大字“忠”和“武”,在傳統中國的價值觀中,忠誠於君主和國家的思想是值得歷代稱頌的,而諸葛亮為蜀國殚精竭慮、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堪稱忠君愛國的典范。另外,諸葛亮被封為“武侯”,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的出神。

    入化的軍事本領又被人所歎為觀止。因此“忠”“武”二字可以稱為諸葛亮畢生的寫照。大公堂正門上掛一牌匾,上書“敕旌尚義之門”,據諸葛氏宗譜記載,在約600多年前的明朝時期,諸葛氏子孫諸葛彥祥曾經捐出1121石谷物赈濟災民,當時的皇帝明英宗降聖旨嘉獎,賜“敕旌尚義之門”六字。因此牌匾上方有“聖旨”二字。這對於諸葛村無疑是莫大的榮譽。

推薦閱讀:

灤州古城:濃妝淡抹 華彩綻放

灤州古城 北方人的夢裡水鄉

河北灤州古城美景

如何用家居風水招桃花

傳統木雕工藝店

傳統木雕工藝店

諸葛村住宅

諸葛村住宅

大公堂正面

大公堂正面

大公堂正面

大公堂正面

家族總祠堂丞相祠堂

家族總祠堂丞相祠堂

崇行堂

崇行堂

雍睦堂大門

雍睦堂大門

    諸葛村裡另一座別具特色的祠堂叫丞相祠堂,它是居住在這裡的整個諸葛家族的總祠堂。祠堂是一個家族紀念祖先的地方,也常被族人當作婚、喪、壽、喜等舉辦儀式或活動之地。丞相祠堂占地寬42米,深45米,面積大約1900平方米。每年中國農歷冬至時節,人們都會在這裡舉行諸葛村最隆重、最高層次的祭祖儀式。中國傳統社會極為重視家族和倫理,因此對祖先的膜拜和敬仰也受到極高的重視。儀式中,數人拿著各色旌旗分立兩旁,村民們都擠在丞相祠堂周圍或肅立或圍觀。幾位五十歲以上的村中德高望重的人身著紫色中國傳統長袍,畢恭畢敬地對正中所立的“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的牌位行禮跪拜。禮節非常繁復,禮節和整個儀式的流程都嚴格按照宗譜上所記錄的規定進行。整個儀式歷經十二個步驟,在丞相祠堂“名垂宇宙”的巨額牌匾下更顯得隆重肅穆。

    除丞相祠堂外,村中不同地方還設有分祠堂崇行堂和雍睦堂,分別是宗族的其他分支所建立的家族祠堂,其建築布局和式樣都各具特色。

    諸葛村中的村民多以藥業和手工業為生,據村民介紹這竟然也與先祖諸葛亮有直接關系。據傳諸葛亮曾告誡後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再加上諸葛村所處的蘭溪縣周邊耕地並不肥沃,因此諸葛子孫中的很多人以中醫、中藥業為生,最興盛時,他們的藥材生意曾遍布長江以南的半個中國。

    與周邊其他村的村民們相比,諸葛村的村民們似乎更善於經商,村子自身就有一條繁華的商業街,很多村民在家門口也支起了小攤位,做些生意。

    漫步在諸葛村中,常見到村民在自家精心栽培的花園,草木交映、綠意盎然。相傳諸葛亮早年曾躬耕於南陽,高臥隆中,享山水田園之樂以陶冶情操。因此諸葛後人也效仿先賢,在家中村中廣栽綠植,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寫照。

推薦閱讀:

灤州古城:濃妝淡抹 華彩綻放

灤州古城 北方人的夢裡水鄉

河北灤州古城美景

如何用家居風水招桃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