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西文興村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西文興村

日期:2016/12/14 17:53:07      編輯:古建園林

司馬第住宅一角及院落布局

司馬第住宅一角及院落布局

住宅欄桿

住宅欄桿

    西文興村是以唐代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的後裔形成的柳氏血緣村落,它的特點是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從村落選址、規劃布局、居民建築、細部裝飾以及風俗民情等,都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柳宗元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個深藏儒家思想、傳承封建禮教的建築博物館。可謂“古香古色、古風猶存,古箴古訓、寓意深刻。”

農家之樂

農家之樂

住宅木雕裝飾

住宅木雕裝飾

    西文興村位於山西省沁水縣城西南25公裡處,該村目前僅有50多戶人家、200余口人,村民多為柳姓,民居現仍存有“河東世澤”及“司馬第”兩塊門匾,道出了西文興村與河東大詩人柳宗元的淵源。西文興村以“柳氏民居”出名,該居所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依山而建,起勢作“鳳凰展翅”,總占地面積達30余畝。整個建築大體分為外府區、中部、內府區等三個部分。內府區為全封閉建築,進入內府區只有兩門可通,其四角有小戲台、觀河亭、賞景亭、府門樓等。

住宅院門

住宅院門

曬柿餅

曬柿餅

    明朝永樂初年,柳宗元後裔耕讀發家,始造文興村一進十三院,占地兩萬多平方米。其地勢四周環山,風景秀美,原始的生態環境,外樸內華的環山豪宅,典型的古代文人型府邸,建築工藝高超,建築風格獨特,歷代名人書法及石雕、磚雕、木雕文化內涵豐厚,是一個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柳氏民居以中華宗教制度建築為總布局,融明清建築藝術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築風格為一身,巧妙借用皇宮建築工藝手法與歷代名人格言書法為裝飾,真實地記載了河東百世書香文人的社會發展史。

推薦閱讀:

河北懷來鎮的娘娘廟和大佛寺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俞源村

中山古鎮 明清商業街遺存

深山中的川南古民居“活化石”

 

司馬第住宅門

司馬第住宅門

石牌坊

石牌坊

西文興村口

西文興村口

    由於歷史、地理、交通、自然等諸多原因限制,西文興村的古建築歷經多代未造成大的破壞,至今仍保存有明代以來的六個完整府第。每院均為四大八小的四合院式建築。內府區為全封閉式,只留有西南角的府門樓和東北角的磚拱門可進出,且府區中建有球環形路可通大府。內府的八個府匾“行邀天寵”、“承德第”、“武德第”、“司馬第”、“中憲第”、“河東世澤”、“青雲接武”、“中憲大夫”,古痕斑斑。另外還設有鐵絲網、警鈴、地道、防火牆等,防護設施,至今猶存。外府第為半封閉式,西部敞開出入。外府依據高牆建築和過亭作防御。另外,在距西文興村北約一公裡處的老墳溝,便是規模宏大的柳氏祖墓陵。如今,柳氏族人遍布九鄉十八村,更顯旺勢。

西文興村全貌

西文興村全貌

玉米豐收

玉米豐收

西文興村周邊環境

西文興村周邊環境

    就其建築規模、藝術、工藝質量、建造技術來看,西文興村建造工藝水平極高,布局結構精巧,磚木結構十分堅固。從門、窗、過亭、檐頭、樓道的斗拱、勾檐、浮雕、門匾、楹聯、繪畫、木刻、石雕、書法的裝潢、布局上看,其觀賞、研究的價值極大,且保存下來的文物之多之好在我國少見。

推薦閱讀:

河北懷來鎮的娘娘廟和大佛寺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俞源村

中山古鎮 明清商業街遺存

深山中的川南古民居“活化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