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蕉城區霍童鎮

蕉城區霍童鎮

日期:2016/12/14 17:11:54      編輯:古建園林

霍童古鎮吸引八方游客

游客購買霍童線獅工藝品

    霍童古鎮擁有豐富人文歷史資源、紅色文化資源與宗教文化資源,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鄉鎮”“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旅游名鎮”“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游名鎮”等“如今霍童游客數量與日俱增,原本安靜冷清的古街道現在可算‘容光煥發’了。”古鎮居民張嫩雪一邊挑揀著剛采摘的嫩綠茶葉,一邊高興地向筆者描述古鎮的華麗嬗變。

    游客多了並未為古鎮居民帶來困擾,還為他們帶來更加可觀的收入,當地居民也更加呵護起這座古鎮,在古韻古風中生活、工作。據了解,截至日前,霍童古鎮游客人數突破30萬人,全鎮旅游收入達到8000多萬元,其中旅游相關配套服務業收入占60%以上。

    古韻鄉愁何綿長

    行走在霍童老街,一番古韻撲面而來,明清時代的商貿風格依舊,打鐵店、茶葉鋪、剪刀坊……昔時繁華,依稀可見。穿梭於高牆青瓦,80多幢大宅集中成片,高牆縫隙間泛出的苔斑,訴說著歲月的滄桑。置身於此,仿佛與千百年前的老祖先對話,一番古韻,幾時綿長。

    霍童現存的傳統建築類型,主要有民居、祠堂、寺廟、宮觀、牌坊等,其中最有價值、保留最多的是民居建築。在歷史演變中,古民居又分出了青磚、木質結構和三合土牆三種外觀。有著青磚外觀的古民居,自然是當年大戶人家的住宅。與許多傳統建築不同,霍童古民居現今大都有人居住,這不免令筆者一陣擔憂——古鎮的建設、收入的增加是否會讓人想要改變陳舊的住所,觸碰現代的氣息.

    巷子窄,車行難,外出工作、購物均十分不便;石子路,人行難,老人小孩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筆者了解到,許多古鎮上的居民都羨慕城裡人的房子——現代、寬敞、時髦,一開始的想法都是拆了古厝蓋新房。

    值得慶幸的是,古民居核心保護區內村民們蓋新房的打算一概被鎮裡勸阻了,鎮裡發動干部做群眾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這些古民居都是歷史留下的饋贈,是霍童走特色發展之路的法寶,並組織群眾到壽寧縣犀浦古村落、浙江江山市廿八都古鎮參觀,親身體驗古民居保護帶來的效益。漸漸地,村民的觀念有了變化。

    “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要保護好。”霍童鎮黨政辦主任黃凡說,現在,傳統的東西越來越有價值,只有民居保護好了,古鎮的未來才有希望。

    近兩年來,隨著游客逐漸增多,村民看到了古民居的價值,開始自發地保護自己的房子。前幾年,政府開始加強古鎮保護工作,由政府出資一部分,百姓出資一部分,對宅子進行了修繕,古鎮古民居因此得以妥善保存。

    休閒旅游繪新妝

    “霍童離城區不算遠,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到,而且如今霍童古鎮也打造得很美,很適合周末休閒旅游。”前來旅游的游客黃強告訴筆者蕉城區霍童鎮素有閩東“鳳凰古城”“小桂林”的美譽,其境內全國佛教重點寺院支提山華嚴寺、國家森林公園支提山景區、外表村小桂林、邑坂生態示范村等景點美名遠揚,已成為休閒旅游的好去處。

    就文化底蘊而言,霍童鎮有國家級非遺線獅、鐵枝,有省級非遺“二月二”燈會;就紅色資源而言,霍童是閩東工農紅軍獨立師誕生地,有寧德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霍童暴動紀念碑等;就宗教文化資源而言,霍童鶴林宮是中國南方道教發祥地,被奉為“三十六洞天”之首,而這裡的支提寺又是全國佛教重點寺觀。

    去年,霍童古鎮通過了省旅游局3A級旅游景區評定,同時還獲得“全國重點鎮”“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游名鎮”“牽手·2014中國最美鄉鎮”等稱號。

    “只有將古鎮保護與旅游發展相結合,霍童古鎮才能真正找到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之路。”霍童鎮黨委書記黃其山告訴筆者,近年來,蕉城區全力打造“霍童溪生態經濟區”,霍童鎮則提出“以生態為本、以文化為魂、以旅游為先、以產業為要”的發展理念,推動生態經濟區發展。如今,許多游客慕名而來,村民們也逐漸認識到保護古民居的重要性,並期待著旅游業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效益。

    為了讓古鎮更加“嬌艷”,霍童鎮去年累計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逐步提升了古鎮游的含金量。並主動對外招商,開發外表生態漂流及打造中國自駕游營地與游古鎮看線獅項目,同步與全市開通文化旅游精品線路。霍童鎮還圍繞其特有的紅色文化,打造桃花溪紅色旅游景區,建設坑頭革命老區歷史展陳館。

    古鎮保護韻更長霍童古鎮的發展變化不言而喻,黃其山告訴筆者,如今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很快,不免會對這些傳統古鎮產生一定的沖擊,大量的勞動力外流也讓古鎮的發展動力捉襟見肘。同時,古鎮的保護和合理開發也存在難以拿捏的尴尬。一方面要在傳統色彩和現代感之間找尋到平衡點,另一方面又擔心過度商業開發,破壞了古鎮原本的味道。

    如何破解古鎮的保護發展難題.近年來,霍童古鎮摸著石頭過河,積累了一套古鎮保護的做法,主要是從科學規劃、生態整治、文化保護等方面做文章,將古鎮的古韻與現代感相結合,在發展中加強古鎮的保護。

    科學規劃——委托專業團隊對古鎮整體規劃設計,結合原有特色建築風格,創造性地加入現代空間感官概念;建成瀝青游步道、停車場、景觀防護欄,完成標識牌、商業街店招牌設立、立面改造和沿街仿古路燈安裝;建設霍童線獅表演館、洞天文化展示館、革命歷史展陳館及潘玉珂書畫藝術館等;

    生態整治——對霍童溪流域沿岸13個村逐步實現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開展“改廁、改廚、改圈”,加強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改善農村環境;投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各類資金1500多萬元,打造霍童村、石橋村等美麗鄉村;建成“百草園”特色生態旅游項目,種植具有當地特色的中草藥100多種,集旅游觀光、科普展示、駐足休閒多功能於一體;

    文化保護——注重整體文化形象包裝,陸續出版《霍童文史》,內容包含霍童上下一千多年的歷史,同時編印了《印象·霍童》《第一洞天》《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霍童》,拍攝《第一洞天文化霍童》《尋夢霍童溪》宣傳片,為古鎮文化形象進行整體包裝。

    百年古鎮,風韻至今,然而由於處於發展的初期,在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品打造,“農家樂”“民宿”建設等方面還不足,這些都需要沉下心來慢慢琢磨,才能真正為霍童古鎮選擇一條最適宜的發展之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