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古鎮 與麗江完全不同
日期:2016/12/14 17:40:57   編輯:古建園林寧靜的和順古鎮
寧靜的和順古鎮
寧靜的和順古鎮
和順位於雲南省騰沖縣城西南方4公裡處,古時名為陽溫暾村,是古代川、滇,緬、印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驿站和雲南省著名的僑鄉。“和順”這個名字源於“雲湧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寄托了當地人民和諧如意、風調雨順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2003年,和順被《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游》等雜志聯合推薦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還曾獲的中央電視台評選的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首等榮譽。
如果說麗江像風世風日下的“風塵女”,那和順就好比一位藏在深閨的“少女”,沒有過度的開發,沒有人潮的侵蝕,一切原汁原味,純樸動人。盡管和順古鎮面積不大,但隨處可見的幽幽古韻見證了這裡繁盛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絕對是一塊地靈人傑風水寶地。穿行在古鎮臨河的青石板路上,遠處青山朦胧、煙雨飄飛;周圍樓閣交錯、小橋深幽;河岸楊柳依依、群鴨嬉戲;眼前翠碧荷塘、荷花玉立…宛如一幅幅如夢似幻、古色古香田園山水畫。
追溯和順歷史,在南诏大理時期,漢族等其他民族逐漸遷移至此,加之明代朱元璋的屯邊制度,和順又有許多從中原、安徽、南京的等地遷來,因此這裡民居徽派風格就由此而來。由於開放包容,造就了各種建築風格在這個西南邊陲水乳交融,和諧並存。古鎮的住宅自東向西,依山而建,房屋密集,雅致美觀。許多寬敞的院落,如今已很少有人居住,因為屋主大都是異國他鄉的華僑,房屋有種人去樓空的悲涼之感。青磚鑲砌的小巷在雨水的沖刷下,顯得越發平整光潔。由於騰沖多雨,很多地方的到會在雨後會泥濘不堪,而在和順卻沒有。因為除了在小巷鋪設青磚,在田埂上、關坡上,也鋪有青石,雨天也不爛不滑。環村而過的河流,一座座洗衣亭跨河而建。亭多為兩間平房大小,房頂四角微翹,水上立有井字石條,旁設木條凳。泉從石下流過,觸手可及。村民在這裡洗衣洗菜,晴天避熱,陰天避雨,從田裡做活回來,可在此沖洗納涼。村旁路邊,巷口街傍,常有一座座半圓形的月台,地面平展,圍有護欄,中有石凳,上覆大青樹,每當傍晚,老人相聚談天,小孩戲耍其間,一片歡聲笑語。再看那屹立在村中的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設備較為良好的益群中學,使人真切地感覺到這是一個富庶而又人人熱心公益事業的鄉村,是一個有文化而重美德的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