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王國獅子林
日期:2016/12/14 19:13:28   編輯:古建園林始建於元代的獅子林,以氣勢磅礴的假山聞名於世。“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其假山總面積廣達1153平方米,峰巒疊嶂、洞壑幽深、奇峰林立、怪石嶙峋,素有“假山王國”之稱。
獅子林內的假山,除少量為黃石,幾乎全用太湖石堆疊。這些具有“瘦、皺、透、漏”特色的湖石,大部分為宋代朱勔力花石綱遺物,是湖石堆疊假山的精品。園內姿態各異的獅石獅峰,竟多達500余座。玉壺《吳船集獅子石語》雲:“當高宋南巡,翠華臨幸。此園以獅林名,乃一一指點全園山石,若者為太獅,若者為少獅,若者為獅吼,若者為蹲與睡,若者為搏球,若者在相斗,殆具五百種形相……”於是獅子林之名愈著。相傳,這五百座石獅各有其名,隱含著五百尊羅漢的身形。
獅子林假山,大致分為東南、西部和北面三大部分,園內最大的假山群,坐落於東部並蜿蜒至池中。西部的假山,則以石包土為典型特征。北部真趣亭前,也有一座相對獨立的小型假山。同時,還有若干堪稱經典的湖石小品,而更多的零星湖石,或點綴於廳前堂後,或錯落於曲徑兩側,或鑲嵌於花台水榭,甚至連廳堂的台階,也選用高低不平的湖石。無處不石,無地不山,蔚為大觀。
獅子林假山三面環水,“取勢在曲不在直,命意在空不在實。”其中,隨季節而變化的水假山,更是經典一絕。每當雨季來臨,池水盈溢。一部分假山則由旱變水,浸淫入池。於是,水得石而媚,石賴水以變,池畔的十二生肖石,就會奇跡般地你隱我現,我露他藏,不能得其全而妙不可言,一些湖石被分割為水中的汀步,更有一種涉險而越的野趣。在園西假山群頂部,還有一處“瀑布假山”。湖石巧疊澗谷,構成高低不平的三層台階。瀑布飛流直瀉,跌落至這一泓碧潭。水聲如琴鳴奏,發出激越的曲調。這是蘇州古典園林內唯一的人工瀑布。
獅子林的假山,可分成上中下三層。高者立峰突兀於山頂,低者石矶沉浸於水中。九條曲折盤旋的磴道,或升或降,構成九條趣味不同的進山路線。景區內,有八卦陣、棋盤洞等景觀,向有“桃源十八景”之說。據統計,園內有21個深邃通幽的石洞。亭亭玉立的石筍多達34個,大小石梁多達22座。而大大小小的立峰,更難以盡數,僅高度在1.5米以上的立峰,就多達32峰,除雄冠群峰的獅子峰外,吐月,含晖、禅窩等,皆為園內名峰,歷代文人多有歌詠。
1917年,貝潤生在買下獅子林後,又在庭院內增添了一些湖石小品,其中不乏佳作。在小方廳北院花壇內,有一湖石立峰。峰內或立或伏或躍,隱藏著九頭不同姿態的獅子,故稱“九獅峰”。在立雪堂庭院內,還有“對牛彈琴”、“獅子靜觀牛吃蟹”等湖石小品。
對獅子林假山的堆疊,盡管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持否定態度,但大多數評價還是以肯定為主。倪雲林的《獅林圖》,繪出假山之大成。乾隆南巡六游獅子林,共為獅子林題匾3額、留詩10首,並摹倪雲林圖1幅。他對假山的評價是:“假山歲久似真山”。《吳船集獅子石語》:“吳中園林之以石名著,端推獅子林為第一。”晚清著名學者俞樾也持肯定態度:“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蘇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