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的園牆
日期:2016/12/14 19:13:44   編輯:古建園林蘇州園牆是圍合空間的構件。在園林中起劃分內外范圍、分隔內部空間和遮擋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園牆還可裝飾園景。
園牆在牆體和設置上有其獨特的地方。中國傳統園林的牆,按材料和構造可分為版築牆、亂石牆、磨磚牆、粉牆等。分隔院落空間多用粉牆,牆頭配以青瓦。用粉牆襯托山石、花卉,猶如在白紙上繪制山水花卉,意境頗佳。園牆與假山之間可即可離,各有其妙。園牆與水面之間宜用道路、石峰、花木點綴,景物映於牆面和水中,增加意趣。產竹地區常就地取材,用竹編園牆,既經濟又富有地方色彩。
園牆的設置多與地形結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牆,坡地和山地則就勢建成階梯狀。為了避免單調,有的建成波浪型的雲牆。劃分內外范圍的園牆內側常用土山、花台、山石、樹叢、游廊等把牆隱藏起來,使有限的空間產生無限的景觀。精巧的園牆還可以裝飾園景。如蘇州留園“聞木樨香”軒後廊牆上嵌有著名的董刻二王法帖,石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實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在園牆上還可設漏窗、洞門、洞窗等,形成虛實對比和明暗對比的效果,並使牆面豐富多彩。
漏窗又名花窗,是窗洞內有镂空圖案的窗。窗洞形式多樣,花紋圖案多用瓦片、薄磚、木竹材等制作,有套方、曲尺、回文、萬字、冰紋等,清代更以鐵片、鐵絲做骨架,用灰塑創造出人物、花鳥、山水等美麗圖案,僅蘇州一地,花樣就達到千種以上。漏窗高度一般在一點五米左右,與人眼視線相平。透過漏窗可隱約看到窗外景物,取得似隔非隔的效果。如滄浪亭的一百零八式漏窗,留園長廊的三十多種漏窗,名聞天下。獅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書、畫四漏窗。四個不同形狀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圍棋棋盤、函裝線書畫卷等富有鮮明文化特色的圖案內容,為園林增添了不少雅氣。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羅漢松,四季常綠,與粉牆漏窗相配,既具有形式美,又飽含耐人尋味的幽雅情調。
園林中的園牆往往裝有不裝門的門孔和不裝窗扇的窗孔,分別稱為洞門和洞窗。洞門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風外,在園林藝術上常作為取景的畫框,使人在游覽過程中不斷獲得生動的畫面。洞門中常見的是圓洞門,又稱月亮門、月洞門;洞門還可做成六角、八角、長方、葫蘆、蕉葉等不同情況。通過門洞注視景物可以形成焦點突出的框景。采取不同角度交錯布置園牆、洞門,在強烈的陽光下會出現多樣的光景變化。蘇州拙政園的月洞門,就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洞窗不設窗扇,有六角、方勝、扇面、梅花、石榴等形狀,常在牆上連續開設,形狀不同,稱為“什錦窗”。 洞窗與某一景物相對,形成框景;位於復廊隔牆上的,往往尺寸較大,多做成方形、矩形等,內外景色通透。
瓦花格在中國園林中有悠久歷史,輕巧而細致,多砌在牆頭。正是因為這些變化,使得園牆成為園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