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太平湖上的石舫

太平湖上的石舫

日期:2016/12/14 13:31:08      編輯:古建園林

    如果從高空俯瞰南京總統府,在西花園,你會看到一個巨大的、閃著波光的古典花瓶,它就是太平湖。在湖的中央,停泊著一艘雕梁畫棟、美輪美奂的畫舫。畫舫停泊在這裡已經兩百多年了,從來不曾移動。兩百多年來,這太平湖的波浪,一次次沖過十裡秦淮,湧入萬裡長江,在全國掀起滔天巨浪。而畫舫,就是這漩渦的中心。


    兩江總督尹繼善,為了迎接下江南的乾隆,建造了這座奇特的建築。它的船體是用巨大的青石砌成的,深深地藏在水中。它的船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華麗廳堂。它沒有江南常見的飛檐翹角,屋頂平緩厚實,風格粗犷沉穩,很像北方的王府豪宅。尹繼善的良苦用心,果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他欣然為這艘石舫揮筆題匾,命名為“不系舟”。

    石舫的厚重,寓意著江山永固,“不系舟”三字,標榜著無為而治。可是乾隆的背影才剛剛遠去,太平天國的兵馬已蜂擁而入。兩江總督署被修建成了富麗堂皇的天王府,石舫上的建築也被拆除重建。重建的石舫,畫龍繪鳳,雕虎刻鹿,金碧輝煌。石舫上上下下刻著無數的“王”字,威武莊嚴,令人不敢注視。這裡,也成了洪秀全與將士們商談機密的軍事重地。

 

    十年之後,湘軍攻破天京,一把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天王府中,只有太平湖上,這座石舫的底座得以幸存。

    時隔不久,曾國藩在天王府的廢墟上重新修建起兩江總督署。石舫,又被恢復成從前的模樣,並成為曾國藩冥想靜思的好地方。他曾在這裡,苦心勸告曾國荃:“九弟,你做事必達目的,功名必取成就,這樣的做法,未免太誇大了。應該學學老莊的自然之道。你看,這湖心的不系舟,靜靜而臥,不是很好嗎?”不久,因為中風,曾國藩竟猝死在距離石舫不到兩百米的一座花廳裡。

    僅僅過了三十多年,曾國藩苦心挽救的清政府,就被革命黨人推翻了。石舫左岸上的西花廳,成了孫中山先生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工作之余,孫中山先生經常與友人來到石舫上,指點江山,縱談古今。

    石舫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是如此息息相關。1937年,南京淪陷,石舫前艙的屋頂竟被漢奸們拆除了。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對石舫略加維修,作為官員的接待之處。到1949年南京解放時,石舫已經破舊不堪,石舫頂上,只剩下幾塊鐵皮遮蓋著。

    今天的石舫,早已按照原先的風格,修葺一新。當我們變換著角度在這裡拍照留念時,也許並沒有在意,我們是站在一個歷史的舞台上。這個舞台,曾經上演了一部長達兩百余年的歷史大劇。不同的人物,在這裡導演了不同的劇目。不同的角色,在這裡上場和退場。站在這船頭上,如果我們用心去傾聽,也許,你就能聽到,那從歷史深處傳來的鑼鼓、悲歌、吶喊和號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