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說最早的江南只包括由南京起至蘇州的一小塊地方。的確,與蘇州相比,杭州的江南味都有點過於硬朗了。那種吳侬軟語、纖姿弱態、柔風拂面、連空氣都能把你熏醉的江南,就在蘇州。
乍嘉蘇高速將蘇州與杭州連了起來,自從高速通車後,再也難見這樣的景象了:出了杭州,沿京杭大運河一路行進,進入蘇州地界,一排連一排的大小船只擁滿了綿延的河道,一直湧進蘇州城,仿佛那舟來舟 走進古村落觸摸活化石 2007五一·黃金周盤點 走進地下鐵賞獨特風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往橹槳不絕、魚豐米足太平盛世的繁華舊江南又重回到了你眼前。
江南自吳越爭霸以後就很少出現戰亂,所以倍出名人,卻少出改朝換代之士。這裡百姓習慣了永恆的寧靜,於一舉一動間都不慌不忙、有姿有態。北方人心目中都懷著一個最甜的江南夢,我想除了詩畫般的風景,就是對那種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了吧。
一波三搖地蕩進蘇州、蕩進園林、蕩進那如畫的風景。園林是蘇州的名片,來了蘇州當然要看園林。看園林又有個看法:你可不要和頤和園相比,也不要和避暑山莊相比。北方的園林都是皇家園林,蘇州卻是私家園林,如何相提並論?而中國四大園林(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蘇州就占了兩個,是否足以說明其絕呢?
園林發展到及至就出現了拙政園,走進拙政園還沒幾步你就驚呆了!單不說風景如何,就腳下那鋪路石就足以令你張大嘴巴合不攏了。邁開步去,一步一個圖案,步步不同!那細碎的石子要鋪滿整座園林,花費的是怎樣的心血!難以想象!蘇南特有的那種細長方磚鋪的地面整潔樸素高雅,最讓我流連。
蘇轼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在園林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當你進門一眼瞥見左側那片竹林時,就可以眉開眼笑了。柔美之物沒有竹子的點綴,就只柔而不美。竹子就如同婀娜女子的腰,就是讓這柔美之態立起來的節。踏著碎石,聞著草香,一步步踏向園林深處。拙政園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賞景之處,看你該上賞春亭還是該上賞秋居。四季亭的盡頭一道長長的白色回廊蜿蜒曲折地從水面迂回而過,是我國迄今為止最長的一條水上回廊。站在洞門回望過去,樓台楦榭與水面融為了和諧一體。關於拙政園的故事已記不清了,大抵講這是明代一個頗具爭議的“清官”的私家園林,且不管他清不清吧!徜徉在這醉心的田園裡,還有什麼值得爭辯的呢?
留園的規模比拙政園小的多,但精巧秀麗卻不輸。這裡還有一個特點:透過不同的窗棂望過去,移步換景,都有不同的細微風景。我不懂美術,但從美術上講據說蘇州園林都形成了一種構圖上的對稱與和諧。無論是窗棂後的一小片畫面,還是屹立在水邊的一座假山。據說曾有一個美國組織或是個人欲以20億美圓購下留園,蘇州市政府堅持沒有出售。
獅子園、惘園、滄浪亭……癡迷於園林藝術的人來這裡自是不會失望,而蘇城之美一半在景、一半在人。說過了蘇州園林,當然該來說說蘇州美女。
說到美女,常聽到有游客抱怨:“都說蘇杭出美女,我怎麼一個都沒看見?”的確,我也沒見著多少。即使出美女你也不能指望著走在大街上一瞪眼一個美人吧!這都是人們的傳聞誤區,看見一朵桃花就說見到了春天,最後把一說成十了。客觀地說,由
走進古村落觸摸活化石 2007五一·黃金周盤點 走進地下鐵賞獨特風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於蘇杭二州魚豐米足、空氣濕潤,這裡的女子皮膚都異於他處地白皙。但至於美女,第一,正如我在南京路閒坐時當地導游問我的:“感覺上海美女很少吧!”我點點頭。“上班時間都在寫字樓裡呆著呢,誰會大白天沒事在街上走?”第二,其實真正的美女並不出在蘇州,而在揚州。
古時揚州與蘇州繁華相當,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之說。過去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在位置上甚至更加顯赫,是商業、交通和行政重鎮。但凡商業發達之地,總會聚集眾多青樓女子,所以揚州出美女,更出美妓,她們帶著流浪的心走出了揚州,來到了金陵秦淮河畔、來到了繁華的蘇州城,點綴了城市的靡靡之音。
而蘇州美女的美一半在自身,一半又在身上的綢緞。絲綢似乎是專為蘇杭美女而生的,那桑蠶吐出的細細白絲,一如她們婀娜的身段,搖曳多姿。蘇杭二州的特產本就類似,杭州出名茶龍井,蘇州出碧螺春;杭州出絲綢,蘇州也出絲綢。而且蘇州更發展出了種特色手藝--蘇繡。蘇州人的心靈手巧真讓人贊歎啊!我見到的正宗蘇繡,繡出的小花貓毛茸茸的,連身上的絨毛都惟妙惟肖,不現絲毫破綻。那雙面繡就在如紙薄的一層紗上繡出正反兩面兩種圖案,真的讓人歎服!後來我在浙江一處見到了一幅針腳如亞麻布粗的雙貓圖案,老板說是蘇繡,我看都懶得看就扔在了一邊。
搖著撲扇賞虎丘,2500年前的虎丘是蘇州城的旅游標志。春秋時吳王夫差常攜西施於此游玩賞月,虎丘自古多盛會,江南許多才子都曾在此吟風弄月、集會耍樂。2000年的步履將條條石階磨得光滑圓潤,反射出雪亮的光。顏真卿渾厚的二字--“劍池”和前面“虎丘”兩字如桑蠶般臥在那塊大石上。去過的朋友不知是否還記得旁邊還有三個字:“千人石”,如果你看成了“坐月子”那很正常,當我們游客這樣說出來時笑得不亦樂乎。山勢高處,蒼翠掩映的那座斜塔簡直可和比薩斜塔一較高下,從側面看去高聳的塔身搖搖欲墜,揪緊了人心。如果伽利略當初不在比薩而是在蘇州做他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怕是它的名聲早已超過前者了吧。只是現在都已屹立了多年,不知誰先倒掉呢。
這是歷史上一種普遍現象:某處平淡無奇之地因踏過某人足跡而名揚天下,成了人潮湧動的景點,寒山寺就是這樣。這處小寺廟的原跡不知還找不找的到,但原來城外的荒郊現在早已劃進市區並成了著名旅游勝地。也不知是張繼的詩流傳了它的名,還是它光耀了張繼的詩。如果來此只為逛廟,那你可大失所望了,不出十分鐘小寺廟就逛個遍。擁擠的院內香火缭繞,很多都是新建築,惟有那口大鐘余音袅繞
走進古村落觸摸活化石 2007五一·黃金周盤點 走進地下鐵賞獨特風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敲不盡的歷史沉浮。蘇州和日本池田市是友好城市,來此尋源的日本游客絡繹不絕,大有超越中國游客之勢,一小片刻著“中日友誼林”的青翠小林立在園子裡,也不知能否茁壯成長。來此應該尋找一種意境--“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種於靜處聽鐘聲的頓覺。也不用管楓橋在還是不在,盡可泛一葉扁舟在一座叫"楓橋"的橋下夢回唐朝。
蘇州人說話自是好聽,唱出來就更加醉人。蘇州評彈悠揚婉轉,雖不知所唱為何,但曲調裡就聽的出故事的纏綿。靠近上海的昆山一帶又誕生了我國經典戲曲的源頭--昆曲,現今幾大劇種無不從中吸取營養成分,它的藝術性我認為在數百種地方戲曲中也是最高的,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說了蘇州的這許多好,其實也許初入蘇州城並沒帶給你驚喜,還撲面而來些許遺憾吧。和杭州一樣,蘇州的城市建設其實沒有傳聞的那樣美麗。1972年尼克松訪杭州後留下了一句話:“美麗的西湖,破爛的杭州。”我想可以同樣移用到蘇州:“美麗的園林,破爛的蘇州。”
而蘇州分為新城區、老城區和工業園區,蘇杭的城市建設這些年都有了很大發展,杭州的都市味可能還有些欠缺,蘇州新城區卻已經挺氣派了:開闊的大道、高聳的新樓、大氣的蘇州樂園……一切都掩飾不住蘇州強勁的沖勁。
傍著三分之一的太湖,實實在在的魚米之鄉。然而不要帶著過多的奢望,不要帶著經歷或占有的欲望,你只需在淡淡的氣息中徜徉在大街小巷裡,聽著軟軟的吳語,輕輕走過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