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小洲村文化混搭的嶺南水鄉

小洲村文化混搭的嶺南水鄉

日期:2016/12/14 17:49:54      編輯:古建園林

 

文化混搭的千年嶺南水鄉

   小洲村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東南部,是廣州“萬畝果園”保護區內的村莊,面積4.5平方公裡。小洲村從元朝開村,擁有1000多年歷史,是廣州市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游覽小洲村,要有一份“發現”的心。雖然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泥房屋已經成為村內主流,但古建築、小橋、古樹、古巷、古碼頭、界碑石等等,依然保存了不少。其中,北帝古廟、娘媽廟、四海公祠,約有500-600年歷史;西溪簡公祠約450年;簡氏大宗祠約350年;司馬府第、翰墨橋建於明代;還有代表嶺南特色青花藍磚鍋耳屋、蚝殼屋等等。

    除了古建築,古樹也是小洲一景:古榕樹、秋楓樹、樟樹、木棉樹、古老龍眼樹和芒果樹等,樹齡有200年至600年歷史。

    論近現代歷史的產物,小洲大隊人民禮堂“繞不過去”,牆壁上至今留有大躍進人民公社和文革時期的油畫、標語、毛澤東人像、五角星和農業學大寨建築拱橋。

    小洲村獨特的水鄉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藝術家來到這裡進行藝術創作,成為嶺南乃至全國藝術家尋覓創作靈感,寫生、攝影的首選之地。

    小洲的歷史韻味,是一種很奇妙的“mixandmatch”【筆者注:英語,混搭】,元明清、民國、文革、改革開放……各個時代的印記,在這裡都有,討厭它的人,會覺得像“一鍋炖”,失了純粹的味道;我卻很喜歡,它讓人想起嶺南的春節“盆菜”,如一個取之不盡的“聚寶盆”,越挖越有驚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