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岸上的院子 收藏北京最後的私家園林
日期:2016/12/14 13:32:18   編輯:古建園林中國建築文化講究“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就是說人們最理想的環境是山水環抱,背山面水,藏風聚氣,建築南側臨河,樹木蒼郁處為上選。“運河岸上的院子”坐鎮長治久安的長安街,南鄰皇家御脈京杭大運河,單這兩條御脈的名字,就足以襯托“院子”不凡的豪宅血統。
京杭大運河始自秦漢的古河道,經隋唐元明清歷代挖掘疏浚,遂成一條橫貫南北的運輸大動脈,也是歷代皇帝下江南的必經水路。大運河兩岸自古以來商賈雲集,是人傑地靈的御封寶地。而在今天的北京,大運河兩岸繁茂的森林綠意,成為城市生態的重要呼吸命脈。
“運河岸上的院子”獨享800米大運河原生河段,及81000平米河堤密林,是北京城唯一擁有原生水岸的別墅社區。走在林間,呼吸著綠色的芬芳,聆聽著鳥雀的鳴唱,觀賞著枝杈間騰挪的松鼠,身心也在此得到最天然的釋放。
私家園林 赫奕門庭內的私享領地
私家園林的“私”有性,其最大基礎就是對土地資源的占有。雖然私家園林以“酒壺天地”而文明,然而少則一畝多則十幾畝的占地對於當下的北京城而言,奢侈至極。“運河岸上的院子”卻將私家園林的復興變為現實,0.33的超低容積率,使“院子”擁有全北京最寬敞的庭院空間,最小一畝、最大達到四畝,每座大院的庭院面積都大於建築面積。此外,每座院落均以4米高青磚院牆圍合出真正的獨門獨院,將“大隱”的空間哲學與世家禮儀秩序有機結合,無論從景觀營造還是生活的空間尺度,都無一不體現出居住者的優越與專屬。亭台樓閣山水境,琴棋書畫詩酒茶,園主們在自己的桃花源中修身養性、閒適自娛。“院子”實現了對“中國富人如何更好居住”的深層思考,兌現中國人心中親土、親自然的天性及期許和諧生活的終極向往。
“院子”獨有的顯赫氣質還來自靜街深巷和高牆門頭的私密圍合,一條街和七條想連綴起五十五座獨門大院,街巷的變化曲折搭配上兩側的青竹、大樹和高牆,頗有貴胄府邸應有的氣場,在加上每座大院層層遞進的門頭體系,柚木門、抱鼓石、影壁浮雕、紫銅平坊、燈籠……一點一滴都在訴說著院內主人的身家顯赫。四米高的青磚院牆完全保密主人的生活,隨心所欲不被打擾。
精裝園林全盛放 極致獨棟別墅絕版價值
又是一年春來到,“運河岸上的院子”已經花枝招展,春色滿園。今年春天的“院子”更加令人神往,因為55座大院已經全部由設計方案付諸為成品園林,院院好風光,美景各不同。來自全國的領袖人士紛紛踏訪,親身感受北京第一豪宅的獨特魅力。
比較眾多別墅的庭院,看過“院子”之後,就會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情結。的確,不論是庭院的尺度、還是與建築之間的默契關系,“院子”都出類拔萃,而最令人難忘的,就是棟棟大院內各不相同的園林景觀。“院子”為每座大院賦予不同的風景主題,金玉滿堂、獨樂濯纓、牡丹富貴、春滿桃源……每個主題下都有不同的景物延伸,疊石理水、花草亭閣的配搭也千變萬化。同時,“院子”更看重建築與園林的關系,在建築之外的院落空間裡做足了功夫:橫窗框住的是竹林掩映的一抹幽綠,凹庭納入的是象征“財源滾滾”的湧泉,客廳對景的是把酒望月的亭閣,餐廳延伸的是探入蓮池的水榭……在院牆的自然圍合之內,處處是師法自然的山水畫境,也包容了中國人所推崇的含蓄封閉的精神境界。
“運河岸上的院子”以領先的精裝理念和造園思想,實現了中國別墅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品私家園林,終結了別墅市場多年來駐留在建築層面的產品之爭。園內所有美景都在主人入住前全部打理完成,不僅呼應了“居游”的園林特色,更是將每棟大院的“私”有性做到極致。
絕版規劃 中國別墅領域的藏品翹楚
北京城的豪宅比比皆是,二環邊的豪華公寓、CBD的疊拼聯排,它們的豪,豪的是核心的地段、豪的是貴重的裝修,豪的是尊崇的服務。回歸到居住本質,生活的舒適度才是豪宅的第一要素。這種舒適度來自對自然資源的占有、對歷史人文的占有,最重要的是對土地的占有。亘古通今,占有優質土地資源的多寡是衡量財富地位的首要標尺,正因如此,登頂豪宅之巅的始終是獨棟別墅。
據權威媒體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獨棟別墅的供應量僅為1142套,成交量達到1523套,供需比為1:1.33。現在,北京存量獨棟別墅僅為2800套,按照目前的消化速度,這一存量將在兩年內被消化殆盡。毋庸置疑,不久之後,別墅這種以土地的最大化占有為特點的建築形態將消失在市場中,而“運河岸上的院子”這種不出城郭而享山水之樂的大院式獨棟別墅在全北京也只有五十五座,是當下別墅收藏的首選。
推薦閱讀:
拙政園“移山入園”巧布景
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菽莊花園
蘇州環秀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