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汛期時的陡坎圖據網絡

四月間的陡坎徒步者
清明小長假,三天,不長不短,去遠的地方旅游,時間不夠,窩在家裡,又浪費大好假期。華西城市讀本為您推薦內江近郊兩條徒步路線和一條自駕路線,讓您的清明小長假即玩得開心,又玩得不累。
徒步路線
東興區陡坎
內江市東興區倒碑到陡坎是內江多個徒步群的經典路線。
陡坎曾是小青龍河的一處著名景點,如今卻鮮為人知。小青龍河溫柔婉轉緩緩流經高橋而過,進入賽峨山後細小的腰身就變得肥大起來,在一道石壩處,河水漫過跳蹬石,一沖而下,形成瀑布,陡坎由此得名。
從東興區倒碑出發,到陡坎,全程大概7公裡路左右,徒步時間為2個多小時。沿途為鄉間小路,下雨不宜步行,由於沿途沒有餐館、商店,此線路需自帶干糧、水。回程步行走鄉間公路至來寶橋,然後乘公交車(椑木到內江)返回至市區。
四月去陡坎,可以踩在石墩上漫步過河,有內江市民把陡坎瀑布稱作內江版的黃河壺口瀑布。
東興區三溪
陡坎線路主要欣賞自然風景,三溪線路則在自然風景上點綴有宗教景觀。
從市區出發到三溪,沿途為鄉村公路,車輛少,路況好,空氣清新,徒步時間大概為2個小時。目的地三溪是由於有三條小溪匯聚於此而得名。
該條線路途中可參觀般若寺。般若寺位於三溪鄉松柏寨,寺始建於唐朝,被譽為“川中勝景”,因曾珍藏全國僅三部《般若經》之一而得名。歷史上的般若寺,規模宏大,莊嚴清淨,寺廟原有七殿四廊,僧人多達百余人,後因戰亂、歷史原因,寺廟損毀嚴重。般若寺有它的歷史,故事,市民可從遺留的寺中靜心感受它的過去。
回程可在三溪乘公交車回內江。
自駕路線
資中縣羅泉古鎮
羅泉古鎮在四川仁壽、威遠、資中三縣交界的深丘中。以產鹽而聞名天下的羅泉,其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時鹽業開發已達到頂峰,清光緒年間,羅泉已有鹽井1500余眼。到資中羅泉古鎮可參觀中國境內唯一用來紀念、朝拜鹽神的廟宇—鹽神廟。
另外,此條線路有多種美食做選擇,羅泉豆腐,如熊掌豆腐、麻婆豆腐、口袋豆腐,白油豆腐、箱箱豆腐、豆腐包子、豆腐干、豆腐乳等幾十種品種的豆腐,光是豆腐就可以做一桌宴席。到了資中還可以嘗資中的兔子面,資中鲶魚等。
自駕車走成渝高速公路至資中球溪河下,車程約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