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恭王府

恭王府

日期:2016/12/14 13:30:11      編輯:古建園林

恭王府

    恭王府(PrinceGong’sMansion)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清室覆亡後,府邸的產權曾歸屬輔仁大學,1988年,恭王府花園對外開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繕工程後,全面對外開放。

    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余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

    恭王府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初為大學士和珅的私邸。同治初年,這裡的第三代主人恭親王奕訢,身兼議政王、軍機領班大臣等要職,重權在握,顯赫一時,乃大築邸園,同時也對府邸部分進行了修繕與改建。我們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築規模與格局,就是在那個時候最後形成的。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後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總占地面積將近六萬平方米。其府邸建築莊重肅穆,尚樸去華,明廊通脊,氣宇軒昂,僅次於帝王居住的宮室。府後的萃錦園則銜水環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富麗天然;其間景致之變化無常,開合有致,實為中國園林建築的典范。

    恭王府碑文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在這塊位於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龍水”環抱著的風水寶地上,元、明兩朝曾經有過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游人如織,就連皇帝也來此禮佛上香。大約十六世紀中葉,該寺院才逐漸荒廢,淪落為明朝廷的供應廠;清朝入主北京以後,在這裡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內務府等普通旗人居住。

    乾隆四十年前後,在皇帝面前紅得發紫的和珅,相中了這塊四周萦水,遙接西山,而且又離“皇上家”不遠的風水寶地,遂以高價購買下這裡的多處房產,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