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

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

日期:2016/12/14 13:31:50      編輯:古建園林

考古遺址公園

考古遺址公園

    大明宮是舉世聞名的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地處長安城北部禁苑中的龍首塬上,又名蓬萊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夏宮。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公元663年高宗帝將其擴建,是唐代帝王最為顯赫壯麗的建築。從高宗時起,歷朝皇帝多在此聽政,為唐王朝200余年間的統治中心。

    大明宮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積約3.2平方千米。原宮牆周長為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門,已探明的殿台樓亭等遺址有40余處,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宮殿遺址。城內的主要街道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大明宮的北部是宮廷園林區,建築布局比較疏朗,建築形式多種多樣,堪稱唐代園林建築的傑作。

    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占地3.5平方千米,面積與舉世聞名的紐約中央公園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宮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遺址分布,又使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間激增。公園延續唐代大明宮的歷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門—重玄門,為中軸線,分為殿前區、宮殿區、宮苑區三大區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