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蘇州“雕花樓”

蘇州“雕花樓”

日期:2016/12/14 19:12:25      編輯:古建園林

    文化名城蘇州西南40公裡的東山,景點頗多,最著名的當推位於東山鎮西側的"雕花樓"。身臨其境,滿目精致、精彩的雕刻,令人拍案叫絕。磚雕、木雕、金雕、石雕,雕刻形式種種;浮雕、圓雕、透雕、陰陽雕,雕刻手法多樣。雕花樓集建築、雕刻、工藝、文化為一體,具有極高的藝術品位。雕刻的精致首推磚砌門樓的"磚雕"。門樓面額十幾塊磨方磚土雕刻著十余組戲文圖案;門樓上枋、中枋、下枋,飾以浮雕、圓雕、透雕相結合的靈芝、牡丹、石榴、佛手、菊花、蘭花、祥雲等,喻為"壽"、"祿"、"福"、"賢"、"德"。另有兩條垂脊塑"天官賜福"一對,戗角吞頭塑"鯉魚跳龍門"。

  
  門樓南側的磚雕"錦雞荷花",寓意"揮金護鄰";北側磚雕"鳳穿牡丹",寓意"富貴雙全";門樓兩邊圍牆高處辟有四孔漏窗,雕刻的是纖絲、瑞芝、籐景、祥雲,寓意"福壽綿長"。圍牆用板瓦築"百花脊"、"果子脊",寓意"花開四季,富貴長春,百果結子,多子多孫"。主樓大廳雕刻浩繁,所有梁、柱、窗、柵上的"木雕"給人以藝術享受。包頭梁的三個平面都有黃楊木雕《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桃園結義"、"空城計"等48幅。大廳兩側窗框上雕著"咬指心痛"、"拾椹供母"等二十四孝組圖。


  
  大廳左右書房裡的12扇半窗和8扇長窗的裙板及夾堂板上刻有"對日遠近"、"隨月讀書"等古人苦讀、少年登科的故事。大樓北側300平方米的小花園中"石雕"點綴得疏密有致。一組假山依牆而築,盤旋曲折,十二生肖及駱駝、狗熊、大象、獅子等動物,栩栩如生,活龍活現。雕花樓名不虛傳,無所不雕,無處不雕,是藝術,更是文化,中華之瑰寶,民族之精華。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座落在蘇州東山古鎮上。雕花摟占地二畝,始建於1922年,為上海富商、東山人金錫之宅第,耗資十七萬銀元(合黃金3741兩),歷時三年才得以竣工。


  整個建築處處有精美絕倫的雕刻。以質地論,有木雕、磚雕、石雕、金雕;以技法論,有浮雕、圓雕、镂空雕、陰陽雕等。春在樓是整幢大樓的主體建築,廳內有金雕、磚雕、石雕、木雕,其分布密度堪稱天下之最。而據專家鑒賞,雕刻藝術價值最高的是正對著春在樓的磚雕門樓。它分上、中、下三欄:上欄為"八仙上壽圖",以喻壽;中欄為"鹿十景",以喻祿(鹿與祿諧音);下欄為"郭子儀拜壽",七子八婿,子孫滿堂,以喻福。三根望柱分別雕福、祿、壽三星坐像,以示"三星高照,恩澤萬代"。中坊門額是磚雕陽文"隸修厥德"四個隸書大字;左右兩兜獨雕"堯舜禅讓"以喻德,"姜太公遇文王"以喻賢。在不足三平方米范圍內,雕刻的內容如此廣泛而又和諧同意,且造型古樸,結構嚴謹,雕工精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作品,實極少見。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賈慶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光臨過雕花摟,並留下了美好的贊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