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水墨丹青繪錢湖

水墨丹青繪錢湖

日期:2016/12/14 17:40:04      編輯:古建園林

水墨丹青繪錢湖

    每當看到水墨丹青,總覺得寫意很美。直到第一次來到寧波,邂逅東錢湖,看雲蒸霞蔚、水軟山溫,湖光山色自在渾融,朦胧的煙霧恰似潑墨暈染,我才明白那寫意的筆調中潑灑的亦是真實。

    難怪古人最喜漫游,北走幽燕河隴、南游荊楚吳越,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若不是親睹這“西子風韻,太湖氣魄”,又怎會知曉凡塵俗世中竟有這樣一方自在仙境。在這裡,天地為紙、造化為筆、歲月為墨、智慧為意。東錢湖的山川形貌、風土人情,都在歷史的陳釀中,凝練成一幅曠世佳作,摹繪在每個游人的心牆。

    堪稱山水畫一代宗師的黃賓虹先生以其慧眼卓識,將水墨畫的筆法歸結為“平、圓、留、重、變”。短短幾個字概括了水墨畫創作的精髓,寥寥幾筆就可以讓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看來,想要在心中用水墨丹青繪就東錢湖的風貌,自然也離不開這樣的筆法。

    “平”,講究用力均勻、如錐畫沙。這樣的筆法最適宜用來勾勒東錢湖的輪廓。行在東錢湖,你既能看到碧水藍天、疊翠峰巒,也能看到活力四射的單車驿站、皮劃艇碼頭,你既能看到清風古剎、石像石刻,亦能看到現代化的溫泉旅館、高爾夫球場。這裡囊括了自然、人文、宗教、藝術的精髓,集古樸與現代於一身,是一處天人合一的人間淨土,擁有一種植根天地、包羅萬象的大美。

    “圓”,重在彎弧挺刃、純化自然。用這樣的筆法描摹東錢湖的水木明瑟、風月無涯可謂恰到好處。東錢湖的風光很美,但並非是那種驚艷到盛氣凌人的美感,而是一種舒緩平淡、清新自然的美。行走在東錢湖邊的古鎮,栉密的青瓦,胭紅的牆壁,隱沒林間,有一種雨後的素淨,水畔的八角亭道著江南的委婉,山上的石徑路蜿蜒著水鄉的情懷。近處頗有年歲的建築,飄散著人間煙火的味道,遠處的湖光山色渾融出一片微遠蒼茫的景致。舉目處,一汪碧波在拂面的微風中蕩漾出粼粼波光,抬望眼,蒼莽的山色綿延舒緩,與自在的叢雲一道構成了這天地間最讓人神怡的色彩。

    “留”,力求清爽不滑、厚重不滯。用這一筆法點染東錢湖自在安閒的氣質,自有一番妙處。東錢湖是湖泊休閒的勝地,來到這裡除了漫步湖畔、品味美食,還需去一趟福泉山,品新茶、觀日落,偷得浮生半日閒。站在山頂,沐浴著醉人的清風,看落日一點點隱沒於群岚,晚霞彩帶般環繞天際,看夕陽余晖,陰影漫上了疊浪般的茶樹。在夕陽的襯托下,各種顏色都鮮亮得迷人,鮮嫩的綠、動人的紅、暢快的藍,美麗的色澤塗灑了整個世界。突然間有種莫名的感動,感動於視野的寬闊,感動於造物的神奇,感動於這方淨土包容了我們這些滾滾紅塵中平凡的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