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冶鎮永安村。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徐向前(1901-199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永安村是徐向前出生地,其故居是清代遺存下來的一座簡樸的民居四合院建築。現已辟為“徐向前元帥故居紀念館”。
簡介
徐向前故居始建於清道光初年,1990年進行了修繕。現故居坐北朝南,一進兩院,院內房屋均青磚通板瓦房,為典型的北方傳統民居建築。1901年11月8日(農歷辛丑年9月28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徐向前元帥就出生在這裡。
這是一幢典型的晉北四台院式的建築,院內正面為主房,兩側是廂房,上下兩層是徐帥青少年時期干活和學習的地方。在故居內,有徐向前元帥童年時學習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澤東向徐向前授勳時的元帥禮服,還有徐帥的羊毛衫、軍裝等衣物。徐帥親筆書寫的他生前最喜歡的兩首古詩──《石灰吟》和《龜雖壽》原件也存放在這裡。一件件實物和圖片資料,反映了這位老一輩革命家生前清廉簡樸,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的精神。還陳列有徐帥生平事跡展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等為徐帥的題辭,莊重肅穆,樸實無華,現已被列為青少年愛國上義教育基地。
據介紹,故居是五台縣人民政府1992年修復的,占地面積216平方米。這個普通四合院內的三間正房為樓閣式建築,下面為居室,徐向前同志1901年11月8日出生在這裡。當地政府對徐帥故居管理十分重視,專門設一個副科級機構,給三個編制,負責日常工作,所以,走進故居,感覺到院內陳設很有條理。院子裡有一座徐向前元帥的半身銅像,故居有東西配房各五間展室,這些配房展室,陳列著徐向前元帥偉大而光輝的一生史跡,除了照片之外還有不少珍貴的實物如望遠鏡、舊軍衣、水壺等。這些帶著戰火硝煙的實物,生動地展示了徐向前元帥的戎馬生涯。
保護修復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遵照徐帥生前遺願,他的骨灰撒在了太行山、大別山、大巴山、祁連山,並將部分骨灰送回五台縣,安放在烈士陵園中,了卻了他葉落歸根的夙願。為了緬懷徐向前元帥的豐功偉績,開辟一處向青少年一代及全縣人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主義傳統教育的場所,中共五台縣委及縣人民政府,代表全縣30萬人民的心願,要求修復徐向前故居。
徐帥故居東西配房雖然破舊,但原房屋仍在,照舊房畫圖設計,然後拆修翻修。而正原房3間、二層樓早已拆除,3間平房也非原貌。為了恢復故居舊貌,東冶鎮政府及施工設計人員多次召開知情人座談會,回憶徐帥故居建築舊貌,包括房室高度,開間寬度,木柱粗細,出檐深遠,頂瓦樣式,脊嶺形制等,力求做到修舊如舊,經過認真勘測,精心設計,完成了建築設計圖紙。根據設計要求,從忻州、五台等地采購回優質木材、磚瓦等,抽調富有經驗、技術精湛的木工、泥工進行施工。1991年冬,徐帥故居修復工程基本完成。經過省區文物部門鑒定驗收,質量全優,達到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