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大明湖畔考古新發現:鐘樓寺台基遺址是明代建築

大明湖畔考古新發現:鐘樓寺台基遺址是明代建築

日期:2016/12/15 15:07:22      編輯:古代建築

 

鐘樓台基遺址。(記者郭學軍攝)

 

 

鐘樓台面上的碑座。

 

    位於大明湖南部的鐘樓寺鐘樓台基遺址,是2007年濟南市公布的第三批文保單位之一,是濟南城市歷史的重要見證。隨著大明湖周邊區域的拆遷,這個遺址慢慢顯露出來。為更好地對它進行保護,考古人員從10月7日起對它進行了一番清理,結果令人欣喜不已。

    “通過清理和查找資料,我們確認這個遺址是明代建築,而目前濟南遺存的明代建築很少,這個建築就顯得比較珍貴。”今天下午,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銘在遺址現場介紹說,這個鐘樓寺原來叫“鎮安院”,並不是建在這裡的,後來,“鎮安院”移建到這裡才改稱鐘樓寺。

    他說,通過兩周的清理,他們基本搞清了整個遺址的情況。“這個遺址的建築方式是表皮包磚,內部由夯土夯打而成。”李銘介紹說,現在,台基頂部台面上的建築已經沒有了,僅遺留有道路和柱礎等建築基址。但在台基南部仍遺留著兩個排水口,做工很精細,仍能使用。在鐘樓台面南部,他們還發現了當時的碑座,碑座長約1.15米,寬約0.64米,可惜不見了石碑和碑文。

 

 

清理出的鐘樓階梯。

 

    “我們還發現了鐘樓階梯,它位於台基北部,現存長度約8.8米,寬約1.6米,高約4.4米,由青石築成。”李銘說,另外,在對台基四周的清理中,他們還出土了器蓋、瓷碗、瓷杯、瓦當等器物,其中一件粉彩瓷碗殘件和一個如意殘件保存較好,對研究歷史上附近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有一個問題,我們下一步必須要解決,那就是台基上生長的樹木對台基破壞性很大。”李銘解釋講,他們打算鏟除掉上面的樹木。對於以後怎樣保護這個遺址,是原址保護呢,還是進行修復保護呢,李銘表示,他們將在進行論證後做出決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