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中青瓦青磚女兒牆
日期:2016/12/15 1:23:23   編輯:古建築結構中國古建築中青瓦青磚女兒牆。高度不超過人身胸部,位於露天,處在房上、台上或牆上之牆,就叫女兒牆。女兒牆常用於城牆、平台房或樓台之上。女兒牆的作用與護身欄桿相同。女兒牆的牆體既可以砌實牆,也可以采用花青瓦或花青磚作法,還可以用經過砍制雕刻的磚仿各種木制欄桿砌築。女兒牆下鹼高度應小於牆頂,作法同牆頂作法,也可以略簡。女兒牆兩端作法可以同下鹼作法,也可以砌“撞頭”(即磚垛)。如果牆體為實牆,兩端作法可同牆體作法相同。女兒牆牆頂作法比較靈活,各種作法均可采用。如在女兒牆中使用琉璃瓦、琉璃磚則為大式作法。
女兒牆的現代作用。女兒牆:指的是建築物屋頂外圍的矮牆,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女兒牆被視作欄桿的作用,如建築物在10層樓以上、高度不得小於1.2公尺,而為避免業者刻意加高女兒牆,方便以後搭蓋違建,亦規定高度最高不得超過1.5公尺。
上人的女兒牆的作用是保護人員的安全,並對建築立面起裝飾作用。不上人的女兒牆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固定油氈。
女兒牆的高度取決於是否上人,不上人高度應不小於800mm,上人高度應不小於1300mm。
有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壓頂底面為准;無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女兒牆頂面為准。
如今女兒牆已成為建築的專用術語,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兒牆的浪漫和詩情畫意也不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內容了,只是國家建築規范中的90厘米高的磚混結構式的一堵矮牆而已。它回歸了建築的本原,在建築物上起著它應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單元樓的屋頂上,成為建築施工工序中一種必不可少的並且具有封閉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