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蘇州平江歷史街區控保建築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利用

蘇州平江歷史街區控保建築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利用

日期:2016/12/15 2:00:33      編輯:古建築結構

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簡稱控保建築,是指蘇州尚存的具有保護價值但不能評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老建築。根據 2003 年頒布的《蘇州市古建築保護條例》顯示,位於蘇州古城區的控保建築共 250 處,隨後分別於 2004 年、2005 年及 2014 年,又新增近 200 處。然而控保建築的掛名並未對其保護和利用產生實質性地幫助,老建築的損壞程度日益嚴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作為一個擁有 2500 多年歷史的蘇州歷史文化保護區,聚集了文保建築 9 處,控保建築 43 處。隨著近年來民眾思想意識的覺醒,文化為導向的旅游業發展為控保建築的開發與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平江歷史街區的盛名成為這 43 處控保建築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時,老街區也會因為控保建築被挖掘的價值而再一次發展壯大。

1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狀總概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多以明、清及民國時期古建築留存,由平江河為主軸,形成了水陸並行的雙棋盤格局,完好保存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特色。2002 年,蘇州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平江街區先導性試驗工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阮儀三主持編制規劃,相繼實施了房屋修繕、碼頭修整、管線入地等一系列工程。改造完成後,特色客棧、高檔會所、古琴會館、老字號茶樓等相繼落戶。如今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古色古香,文化氣息濃厚。作為國家 4A 級旅游景區,以其獨特的小橋流水的慢節奏文化和方便舒適的快節奏生活吸引著大批游客。因此,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擁有不可估量的優勢和深厚的內力帶動本地區控保建築走上以文化為導向的發展之路。

2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存控保建築調查與分析

2. 1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存控保建築現狀調查

經過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天宮寺巷、懸橋巷、大儒巷等 13 條街巷 29 處控保建築的調查發現,其中 26 處作為保障性住房、一處為學校、一處為賓館,還有一處空置。就保護情況而言,有 13 處保護情況較好,9 處一般,另外 7 處較差。然而較之蘇州其他地區的控保建築而言,該街區控保建築的保護情況還算樂觀。用途單一、修繕資金缺乏使得控保建築只能隨著時間流逝漸漸老去,慢慢失去其歷史文化價值,直至拆除。因此調查出每一處控保建築的情況,根據具體環境為其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成為當務之急。

2. 2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存控保建築保護與修繕

為使控保建築更加適應現代生活的需求,必須對控保建築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首先,最棘手也最重要的就是電路改造,現代生活對電的需求越來越大,控保建築中大部分電路已經老化,需對電路進行統一改造,既排除安全隱患又利於日常居住。其次,在處理屋頂時,在望磚和小青瓦之間,采用現代鋼絲網水泥砂漿阻隔瓦及望磚之間的空隙,既能阻隔了室外灰塵的進入又能防止室內空調風的流逸。然後,現代坐便器和蹲便器取代傳統茅房,局部設置衛生間的樓面替換成鋼筋混凝土樓面,以便於更加防水和持久。最後,采用地暖地面做法,在方磚和基層之間增設防潮防水層,加鋪電熱絲層,最後在方磚上刷有機硅,以阻隔方磚吸塵吸水。外部風貌上,堅持保留原有建築風格的宗旨,根據保護情況的不同分三類進行修繕。第一類,對於保護情況較好的建築,不改變建築原有的外部裝飾、結構體系、平面布局和內部裝修;第二類,對於已經受到部分損傷的建築,不改變建築基本的外部裝飾、平面布局和特別有特色的內部裝修,根據需要對建築進行適當修整;第三類,對於保護情況較差、已經受到比較嚴重破壞的建築,在保持建築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修繕,對於個別破壞嚴重難以修繕的建築,申請進行拆除和重建,重建的建築需保持之前的建築風格。

2. 3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存控保建築再利用分析與建議

根據對 29 處控保建築周邊路面寬度、車流量以居住環境的調查發現,控保建築周邊路面寬度與車流量成正比、與安靜程度成反比。其中10 處周邊路面較窄,車流量小,環境安靜,經過修繕後可繼續留作民居;11 處周圍路面適中,車流量適中,環境較安靜,經過整修可以發展成特色民宿;剩余 8 處周圍路面較寬,車流量較大,環境熱鬧,有良好的條件發展成具有平江特色風格的店鋪。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沿平江河而下,為主街;待開發的控保建築位於平江河邊的小巷子中,為副街。現主街開發已近乎飽和,亟需挖掘隱藏於副街中的蘇州文化,豐富產業結構。

3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存控保建築發展建議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自 2002 年專家阮儀三主持規劃後,在以文化為導向的舊城改造模式上取得巨大成功。然而日益增多的商家入駐及客流量,反而使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漸被遺忘。為留住平江路的文化特色,利於今後更好發展,就該街區今後發展提三點建議。(1)調整產業結構。緊緊圍繞文化為導向的宗旨,增加記錄蘇州歷史和生活的畫館、江南生活體驗館、地道的蘇州飯館以及有小橋流水風格的民宿,減少無特色商鋪的存在,豐富商業結構。(2)打造專有品牌。平江文化整體打包,設計專有 logo,並制作成紀念品;打造古巷、文保、控保建築立體名片,制作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地圖。(3)改善道路交通。平江街區位於蘇州老城區,交通擁擠,停車困難,建議建造地下停車場。

4 結語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控保建築修繕應根據實際保護情況遵循“外部小調整,內部大改造”的宗旨,以文化為導向,分民居、民宿、店鋪等方向改造。其發展應符合該區域的文化氛圍,在充分挖掘其自身價值的同時為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增添新的色彩。那些被深深埋藏在控保建築中的文化財富,終將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淋漓盡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