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建築設計的原理(2)
日期:2016/12/14 22:50:13   編輯:古建築結構商業建築設計的選址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交通條件:城市道路交通是聯系顧客與商業設施的載體。因此,它是制約商業聚集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商業活動的經濟原則要求有盡可能大的吸引范圍,保證盡可能多的顧客方便地到達商店。因此商業設施的選址必須是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地點,使客源有充分的空間來往,購物出行者得到適當交替,保持商城的活力。
2、客流規模:選擇店址需要調查分析街道兩側的客流量規模,選擇客流較多的街道一側。選擇店址要分析街道特點與客流規模的關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選址的最好位置。應選擇有開發前景的區域,開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統,主動地引導客流,制造客流,進而創造新的商業環境。商業建築選址大都趨向於人們最密集,人流量最大的地段,除了受人流量影響外,信息流也成為決定商業建築選址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能及時獲取有用信息才能使商業建築得以生存。
3、周邊商業環境:即商業建築附近的商店的規模和數量。一定的區域的人們具有區域特有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一般來說,比較單一的商品,顧客希望有廣泛的比較和選擇余地,希望有集中的專門店。這種顧客以購買一類商品為目的,對商業氣氛、娛樂性、環境沒有過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並比較其質量、價格等因素。也有一類顧客,購物的范圍比較雜,也比較隨意或完全以休閒為主要目的,當然不會去逛上面提到的結構單一的商業區,而是希望到集購物、娛樂、休閒等需要為一體的綜合商場。因此,研究人們不同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適當調整商城的發展戰略,有利於吸引和逗留更多的顧客,一定能夠滿足有不同需求的顧客。
四、加強交通流線組織
交通組織方面的設計成功與否,體現在對人群活動的引導與集散以及商業場所氣氛的營造。為了有效地組織商業建築的外部交通,應盡量在周圍設置足夠的人流、車流集散空間和緩沖空間,它作為室內外的一種過渡,可避免同城市道路發生沖突。出入口的設置處理,也是交通組織的主要內容之一,由於商業建築往往靠近城市干道,這就涉及到其出入口與城市干交通相協調的問題,處理不當,將影響到商業綜合體自身的正常運轉和城市干道交通的運行。顧客人流較大,流動頻率高,可分設多個出入口,引導人群有序地流動,而卸貨停車處,通常設置在較隱蔽處,以免影響交通和環境美感。
五、合理劃分建築功能與空間
商業建築本身的功能組合十分復雜,多種業態使用功能的平衡與協調需要充分考慮。對於商業、居住、辦公相互混合的綜合體項目,處理的難度會更大。商業及公寓部分經常布置於建築低端,辦公和酒店放在高端。這種設計的好處可以便於樓體管線的布置;低端平層中讓出的核心筒位置有利於衛生間的設置;高端部分的景觀優勢更有利於項目高價值的產品。但在具體項目中,還應充分考慮建築本身的豎向交通效率對商業產生的影響。在建築平面布局的設計中,空間的使用效率也要同建築形式、結構做法相結合。例如很多高層項目在設計時采用了轉角的做法,按照經濟性的測算,這種做法可以增加大約 30%的經濟回報,但在具體的項目中要注意不要對街角形成破壞。
商業建築設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是多學科、多知識領域相互結合的產物,也是商業地產價值增加過程中的重要途徑。因此,對此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對於商業建築的發展將是十分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