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築施工中的應用二
日期:2016/12/14 22:50:26   編輯:古建築結構1.5 特殊鋼結構的安裝
1.5.1它們往往以組合體的形式出現,體積大、重量重。
(1)組合體的連接形式復雜、多樣,連接要求高。
(2)在整個建築中,它往往起到關鍵點和特定性作用。不同的建築中特殊鋼結構一般不會相同或相似,因此其安裝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或相對固定的安裝模式與。這就體現了它在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中的難度。在很大程度上,它左右了吊裝主機的選擇與布局,以及施工的總體流程。它的安裝工藝必須根據結構的特點、吊裝設備的能力等,因地制宜地加以分析、研究。
1.5.2 轉換柱、轉換桁架類安裝方法此類結構非常重,同時又大多處於建築的中部,一般多采用散裝法、提升法、吊裝法等,如上海某超高層建築設了3道大型桁架(跨度達43m),每榀桁架最重約為120t.第1道桁架的安裝工藝:選用兩台M440D動臂式的塔機,將43in的大桁架分為3段,采用分段安裝的方法,先將重約30t左右的桁架兩端頭安裝就位,中間一段采用雙機(兩台M440D)抬吊,重量控制在55t以內,對於第2、3道桁架則利用原結構做支承平台,采用順作散裝法安裝。
1.5.3 外伸桁架、天橋類的安裝工藝在超高層建築間常設置鋼天橋類結構,此類結構重量重,大型吊機也無法靠近吊裝,一般此類結構常采用“地面拼裝,整體提升”的施工工藝。提升設備常選用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對長距離、大噸位結構的提升,采用這套設備與工藝是非常理想的,具有安全性、可操作性以及精度高的特點。
2.測量與校正
2.1 超高層鋼結構校正、驗收的基本順序超高層鋼結構建築的校正是按流水段進行的,而流水段又是按柱子的分段劃分的。一般一個流水段(或稱一節柱)為3層,高l2m左右。校正是在一個流水段安裝完成後進行的。而下一個流水段的開吊,又必須以前一個流水段校正結束為前提。這裡指的校正結束,必須包括完整,現場監理復測認可。待幾個流水段施工完成(具體幾個應在開工前由設計、監理、施工單位討論決定),可安排階段性驗收,最後進行施工總驗收。
2.2 校正方法
2.2.1 底層鋼柱的標高調整第一節鋼柱是安裝在混凝土基礎上的,鋼柱安裝前先在每根地腳螺栓上擰上螺母,螺母的面標高應為鋼柱底板的底標高,然後將鋼柱或鋼柱底板安裝就位,再復測底板或鋼柱的平整度與垂直度,如有誤差,可用扳手微調底板下的螺母,直到符合要求為止。然後擰上底板面上的螺母,鋼柱臨時固定完成。另一種方法是設置標高墊塊調整的方法。
2.2.2 柱頂的標高調整
(1)柱頂的標高誤差主要產生原因有以下幾方面:①鋼柱制作誤差,長度方向每節柱允許±3mm;②吊裝後垂直度偏差造成;③鋼柱電焊對接造成焊接收縮;④鋼柱與混凝土結構的壓縮變形;⑤基礎的沉降;每安裝一節鋼柱後,應對柱頂做一次標高實測,根據實測標高的偏差值來確定調整與否。標高偏差值小於等於5mm,只記錄不調整,超過5mm需進行調整。
(2)調整的方法:如果標高高了,必須在後節柱上截去相應的誤差長度;如果標高低了,須采用填塞相應厚度的鋼板,鋼板必須與原鋼柱同種材質。
(3)垂直度校正采用以下兩種方法:用激光經緯儀校正;用高精度的經緯儀校正。
3.施工安全措施
3.1 垂直登高措施臨時性人貨兩用電梯、永久(臨時)性扶梯滿足施工人員正常登高;對於鋼柱安裝到柱頂拆除吊索等施工方面,常采取安裝前在地面采用捆扎固定方法將工具式爬梯臨時固定在鋼柱側面,使用完畢再行拆除的方法。
3.2 水平通道設施常采用工具式腳手通道、鋼管腳手通道、裝配式通道板、扶手繩等形式。扶手繩是在無安全通道的情況下,采用在距鋼梁一定高度的鋼柱表面焊接連接件,使用鋼絲繩或尼綸繩穿過,形成扶手繩。施工人員在鋼梁上行走時可用於安全帶固定與扶繩緩行,確保安全。
3.3 接柱操作平台鋼柱之間連接基本采用焊接緊固的方法。必須設置操作平台供焊工使用。一般采用工具式平台或用鋼管腳手搭設平台。在吊裝前固定柱上,隨柱一起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