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絕活驚煞眾人初見徐水道時,他正在院子裡耍著大棍,左鄰右捨圍著他拍手叫好。徐師傅頭發花白,但身板硬朗、步伐矯健,看身手完全不像一位耄耋老人。
徐水道現場給記者表演了一段口技絕活。只見他伸出一手放在口前,頭略略一歪,就發出了“喔喔喔”的公雞叫聲,然後手形一變,下巴一颔,隨即又發出了“咯咯咯”的母雞叫聲。就在眾人驚歎之余,徐水道說:“我再給你學個女人生孩子吧。”
緊接著就聽見從他嘴裡發出產婦喊痛聲和初生嬰兒的啼哭聲,可謂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劇團配音不二人選徐水道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說起他跟口技的淵源,要追溯到解放後的農村劇團。“當時,劇團裡正在排演一出戲,叫《把眼睛擦亮》。
其中有一段戲是抓特務,需要配上黃狗叫聲來烘托緊張的氣氛。當時的劇團負責人跟我比較熟,讓我臨時充當一下配音演員。”沒想到,表演當晚,徐水道模仿的黃狗叫聲獲得滿堂喝彩,成了整部戲裡最出彩的部分。有了這第一次的成功後,徐水道就喜歡上了模仿動物的聲音。
他在日常生活中留心細聽各種牲畜的叫聲,然後學習模仿,直至練就了一手“以假亂真”的口技絕活。雞、鴨、狗、貓、鳥、馬、羊等十來種動物的叫聲,徐水道無不信手拈來。
時間久了,他就成了村裡的名人,閒暇時,大家就會讓他來一段,村裡的劇團每次有新戲上演,他都是配音的不二人選。上門表演尋回文物口技對徐水道來說,不僅是一項娛樂的技能,還是他收取文物的“獨門秘方”。50多年前,徐水道鋤地時挖出了一把年代久遠的石斧並上交國家,此後他就成了一名業余文保員,
大半輩子在為收羅散落在民間的文物奔走,而口技則成了他游說別人的“敲門磚”。“很多人撿到文物就藏在自己家裡,不願意交出來。我就上門去找那些人,表演口技給他們看。
農民都是樸實的人,一聽之後開心了,就會跟我掏心窩子,然後我再慢慢勸他們把撿到的文物拿出來。”徐水道笑呵呵地告訴記者,這招屢試不爽,這些年來他幾乎跑遍了鄞州各個村落,他用這“獨門秘方”收回並上交了大量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