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革命老區涪陵區大順鄉獲悉,今年2月中旬,該鄉啟動了對轄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家祠堂的修繕工程。目前,該工程推進有序,正對房頂和房屋結構進行修繕加固,整個工程將於8月全部完工。
李家祠堂位於大順鄉大順村3組,整個建築長42.7米,進深32.2米,占地面積1374平方米,建築面積2748平方米,呈三合院布局,懸山式房頂。現存正廳、左右廂房、院壩。正廳面闊五間,進深8.2米。兩側有龍鳳雕刻圖案的垂柱及雕花、人物垂柱等。柱礎石形狀有兩種,一種為六稜形的荷花柱礎,一種為動物形象柱礎。駝峰為彩繪的動物花草雕刻。正廳兩側各有一個連接灶房的圓形門,左右廂房部分木質構件有風化、腐蝕現象。院壩為條石鋪設。
2008年,大順鄉整修了李家祠堂部分已損毀的房頂、垂柱及梁架。此次將對李家祠堂的正廳、左右廂房、天井等建築進行修繕,主要部位包括台基地面修補加固,木構架修繕、木裝修修繕,牆體維修加固、屋面修繕,防腐防蟲,給排水、電氣安裝及環境治理等。
“李家祠堂的修繕保護,不僅對研究大革命時期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更對大順鄉弘揚紅色文化,打造國家AAA級景區奠定資源基礎。”大順鄉相關工作負責人說。
1927年,時任涪陵縣四鎮鄉聯團辦事處處長的李蔚如,在此召開了涪陵縣農民代表大會,由此誕生了四川省第一個農民運動協會——涪陵縣農民協會。協會將犁頭標志的旗幟設為會旗,並組建了涪陵縣農民自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