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兩位六旬老人騎車往返中國最北古鎮
日期:2016/12/15 22:44:43   編輯:古代建築□本報記者 王彬
“這次出行不僅浏覽了各地美景,磨練了個人意志,還在騎友中創下了行程最遠的紀錄。”邯鄲市65歲老人陳有義激動地說。今年6月17日,陳有義老人與4位騎友騎車從邯鄲出發,向中國最北古鎮——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村進發。經過近兩個月的騎行,最終,他和另一位六旬老人不僅到達了北極村,還騎車返回了邯鄲,往返行程達6100多公裡。
網上召集騎友去“北極村”
陳有義是個閒不住的老人。兩年前,他看到不少人騎著賽車在大街上穿行,感覺頗為潇灑,便買來一輛賽車,加入了騎友陣營。剛一開始,老人的身體還不太適應長時間騎行,只是選擇近途的一些景點。隨著騎行閱歷的增加,陳有義從這項戶外運動中找到了很多樂趣,並開始尋找新的挑戰。
“騎車出行,玩兒得就是刺激。不少騎友去過南方諸多城市,可從沒有人騎車到達中國的最北端。”陳有義和家人商議後,將“騎車探尋漠河北極村”的想法發布到了網上。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友牛”、“滄海”等數位騎友的響應,而且這些人的年齡都在五六十歲。6月17日一大早,陳有義和另外4名騎友統一身著橘色戶外裝,騎車向北進發。
兩名騎友中途因病退出
北行的最初幾天,因為道路寬敞,風和日麗,5位老人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平均每天都要騎行10多個小時,第五天就到達了秦皇島北戴河。
可是,進入遼寧之後,道路變得顛簸起來,車子也鬧起了“罷工”,不是爆胎就是扎帶,影響了不少行程。更為煎熬的是,由於白天的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眾人騎一會兒就會口干舌燥,並且經常出現頭暈目眩等中暑症狀,身上的衣服反復被浸濕、曬干。到了第10天的時候,5名騎友中有兩人因病含淚退出征程。
為了趕時間,剩下的3位“壯士”每到一個城鎮,第一件事就是貯備些饅頭、點心之類的干糧,因為東北人煙稀少,有時騎上10多個小時也見不到一個村莊,3人經常餓得饑腸辘辘。若是中途趕上惡劣天氣,他們只能頂風冒雨前行。
收獲最多的是騎行的樂趣
7月11日上午, 陳有義和“友牛”、“滄海”進入黑龍江省漠河縣境內。傍晚時分,他們終於到達了中國最北的邊陲古鎮北極村。
在“神州北極”大石碑前,3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高聲歡呼來之不易的勝利。隨後,他們游覽了“中國第一哨”北極哨所、“中國最北郵局”等景點。
返程期間,3位老人也曾打過退堂鼓,認為騎行漠河的任務已經完成,沒必要再次忍受騎行途中的那些折磨。但他們轉念一想,如果能夠騎回邯鄲,肯定算得上人生的一次創舉。
最後,由於“滄海”身體不適,只好改為乘車返回。而陳有義和“友牛”, 憑借驚人的毅力騎車回到家鄉。陳有義老人自豪地說,往返路程6100多公裡,雖然經歷了數不清的困難和考驗,但收獲最多的還是騎行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