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古鎮風采 魅力斜橋

古鎮風采 魅力斜橋

日期:2016/12/16 18:16:42      編輯:古代建築

 

    海寧市斜橋鎮位於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東南部,有“觀潮勝地”之稱的海寧市中部北緣,與海寧市區毗鄰,是海寧五大古鎮和全市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之一。東距上海130公裡,至“東方大港”乍浦港40公裡,西離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30分鐘車程,南距錢塘江北岸8公裡。鏡內水陸交通便利,滬杭鐵路穿境而過,洛塘河自西向東流經中部,西去杭州、東往嘉滬,暢行無阻。斜橋至杭浦高速公路丁橋入口處僅8公裡。全鎮以國家交通部一級公路標准設計建設的硖斜公路為主軸、以01省道、桐九公路、丁仲公路為主干道,鐵路、公路、水路內外連接,交通條件得天獨厚。斜橋鎮水上運輸便利,洛塘河、斜郭塘等市級河道穿越全鎮,400噸級船舶可停靠碼頭。
    斜橋鎮轄16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村民小組341個,總人口6.14萬人,總戶數16846戶,區域總面積64.5平方公裡,土地總面積62164畝,耕地面積51163畝。至2007年底,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61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1.1億元,鎮財政可支配收入實現49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58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46萬元。
    斜橋鎮為海寧市一個工業生產重要基地之一。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8.04億元,實現外貿出口交貨值38.1億元,技改投入4.3億元,實到外資30萬美元。現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85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銷售產值65.5億元,利稅3.7億元。現有卡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海包裝有限公司2家市重點“興海工程”企業,市“興海工程”企業4家。全鎮形成了以皮革及相關產品、印刷包裝、輕紡服裝和食品加工等“億元產業”為主的多元化經濟格局,並具備較好的競爭優勢和較強的競爭實力,區域特色經濟相對比較明顯。工業園區建設不斷加快,總規劃面積為4.25平方公裡的海寧斜橋工業園區已經開發2155畝,入園企業87家。
    全鎮農業形成了以糧食、蠶桑為主,蔬菜、苗木、畜禽、水果等特色種養並舉的格局,以“斜橋搾菜”和“慶雲橋”千張最為著名。“斜橋搾菜”作為斜橋鎮的傳統產品,是海寧市的著名特產,以其色澤鮮綠、脆嫩可口、營養豐富而獨樹一幟,聞名全國,銷售收入近3億元。以“慶雲橋”千張為主導的豆制品又是斜橋傳統農產品中的一大特色,它以其軟、糯、細、嫩、久煮不爛的特點,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厚愛。
    斜橋自古學風興盛,民風淳樸,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史文化沉積深厚。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清代學者陸嘉淑、近代植物學家錢崇澍、書畫大家錢君陶、漫畫家米谷、理學家王恆守、文藝評論家殷白、作家章克標、剪紙藝術家王錢松均誕生於此。斜橋古老的皮影戲有口皆碑,是鄉間文化孕育出來的一朵奇葩,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曾作為浙江省民間文化出訪新西蘭,參與國際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已入江浙兩省十二大水鄉古鎮之一的路仲,歷史悠久,眾多的小橋流水、古街巷道、臨河民居、幽靜的農家庭院,蘊藏著無盡的古色古香魅力,令人流連忘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