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束河讓人忘記紅塵萬丈
日期:2016/12/16 18:44:15   編輯:古代建築束河、納西人
束河的每個街巷深處,總看得到背著背簍的納西老婦,她們的皮膚有粗糙的高原紅,笑起來會讓人覺得那麼親切,想來是把太陽的佛光和溫暖藏進身體裡的人。納西人家都是和氣的,門扉鮮少上鎖,戶戶都養貓狗,孩子們聽見我的招呼,都會害羞地別開眼睛低下頭,一笑,就露出干淨整潔的牙齒,曬傷的黑紅小臉蛋上面,是清澈至純淨的眼睛。
束河,是值得你潛下心去慢慢體味的,相比麗江,它自有一份尚未被徹底打擾的寧靜和安好。這笃定自如的氣度,除了建築本身所具有的歷史恢宏的質感外,也因著世居於此的束河納西人,面對越來越多的城裡來客,他們始終安然的接納。他們會與你微笑問好,會好心給你指路帶你穿遍各條小巷,也會與你斤斤算計買賣錢財,他們本分、淳樸,卻也精明。這精明並不是那種商人式的投機和算計,而只是他們守護自己利益時那種天生的直覺。
很多人總是執著於麗江或束河或者其它任何一個原本純樸,可開發了旅游之後卻變得市儈的地方和那裡的人。其實大可不必,我們各取所需,原本就無指責的立場。他們有他們對待生活的准則和方式,你抱怨他撕去淳樸外衣唯利是圖,他可曾指責你打擾了他的生活留下並越來越糟糕的環境?
城裡來的人,走在巷子裡,是能看出不一樣的,那樣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底氣,銳利,鋒芒畢露,太多的欲望,藏著或隱著,通通湧入這個原本簡單而遺落的村落。所以,城裡人,既然對得到不珍惜,又何來對失去而憤怒的理由。
盡管是這樣。束河,不可避免終有一日會和麗江一樣走到幕前盛妝而嘩眾,也許有一日也會如同周莊那樣殘妝凋落而不堪卒睹。然而今日的束河,畢竟如安好的女子,風華在無人所知的明暗處。束河,這片俗世化了的淨土,是否還能這樣水清心靜、從容不迫地守下去?
束河而居
雲南的天,藍得魅惑且徹底。多年來,總想獨自去天的盡頭,獨自,鳥那樣的遷徒。沉默而婉轉的追尋。問蒼穹要一個生活的別處,那個別處有我念念不忘的幸福和寧靜。
束河而居,心情柔軟,仿佛隨時都有大把時光可供揮霍。生活於是如此沉靜、溫暖,慵懶不成章節。時而仰首,雲朵在天上,大片飄移,如遷徒的鳥群。書上說風生雲動,或許,就是這樣的天空。我總是在明朗的清晨六點鐘醒來,看陽光透過房頂玻璃在屋內投出明亮的光線,看灰塵飛舞在其中,看雲一朵朵游移過天空,看得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逝去了。
束河而居,處處有意料之外的驚喜。我喜歡很多民族的東西,例如衣服,兼具民族與傳統、厚重與輕靈等不同美感,印染和刺繡,色彩絢麗,花紋深遠,處處藏著民族裡的靈氣和精魂。至於客棧,更是別具風格,一段枝丫橫飛的枯枝也能做到別具風格的吊燈,豬槽更是被利用到了極致,茶幾、洗手池、花槽、門牌,到處都有它的影子。這些冷漠無靈的物體,就這樣在不同性情的人手裡被賦以了靈性,“目瞇塵沙,心疲計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既然紅塵瞇了目,疲了心,何不遁入束河,給自己足夠的閒情和閒心,將這俗世生活也醞釀如陳酒,不飲亦芬芳。
束河而居,有無盡曲折婉轉的小巷可以漫走。巷子伴著河水,沿巷零落了各樣的客棧,店鋪,茶館、酒吧,以及其它,都有別具一格的裝修和情調,有時會在某個有動聽音樂的店鋪裡站上半晌,不說話,靜靜地看那些琳琅滿目的東西,心情多麼虛括。此刻,你若遇見我,是否會有萍水相逢的一笑?最喜歡的,自然是那些賣布帛的店鋪,到處懸掛隨風起伏的布帛,有張揚到極致的色彩,怎麼能不放肆呢?既然有這樣厚重古樸的建築當背景,所以再怎麼大張旗鼓、絢麗繁華的點綴和張揚,都不覺過份。這世間,過於厚重的滄桑和古老,如同松贊林寺裡那些黑幡上描繪的大金大紅,太過清淡的點綴又如何壓得住陣腳?只是,這樣極致奔礴的色彩中間,還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過渡和調合,那就是植物。
納西人家愛養蘭,素雅、高潔、名品不少。以前總認為這並不是一種適合平民來種養和觀賞的花,因著它的嬌貴、不易侍弄,以及花中的盛名。然而在麗江和束河,這種印象似乎變得不可理喻,因著這裡不管是達官貴賈,還是白丁俗子,都養蘭,不管是名品還是最普通的蘭種,每個院子裡都有那麼幾盆。幽夢影中說,蘭令人幽,幽而靜,靜而潛心,所以納西人的從容,到底還是有些根由。
束河而居,是有必要懷了做隱者的心緒的,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在束河恰恰各占一半。一直以來,只會安靜的走自己的路,沒有解說,也不需要深刻的旁白,期望某一天能有一個地方,看雲、發呆、做夢,像林中時棲時飛的那些鳥,梵音響起,自在翰翔。 從容賦
交通攻略:
昆明至麗江大約需要9小時,豪華大巴需要150-170元/人,到達麗江後,在麗江長途客運站乘坐3-8路小巴(隨叫隨停那種,1元/人),到麗江新城福慧市場下車,再坐標識為掛有“龍泉”或者“束河古鎮”字樣的小面包車進束河,票價為2元/人。
小吃全攻略
1.虹鳟魚:一種冷水魚,鮮嫩可口,有機會一定要嘗嘗。
2.雞豆涼粉:用麗江特產雞豌豆制作而成,“熱了涼吃,涼了熱吃”,是價廉物美的風味食品。
4.酸菜炒洋芋:酸辣適度,半生半熟,平民食物,家常菜裡的雲南經典風味。
5.米灌腸:將豬血與半熟的大米裝進干淨的腸衣內,蒸熟後變成黑色食品,為納西農家宰年豬的主菜。
6.香橼:這東西好像雲南才有。四季長綠,終年掛果,唐朝時為貢品,常置於王公大臣家中,聞其香味,捨不得吃,你若有興,不妨親口嘗一嘗。
摘自:《旅游休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