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紹興文物古跡冬日穿上“防火罩”

紹興文物古跡冬日穿上“防火罩”

日期:2016/12/14 12:06:18      編輯:古代建築

    為確保春節期間消防安全,近日,紹興市消防支隊、市文物管理局、越城區消防大隊組成聯合檢查組深入呂府、青籐書屋、錢業會館、徐錫麟故居、周恩來故居等文物建築保護單位,嚴查火災隱患,倡導全民積極行動,共築古城“防火牆”。

    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大火後,給建成2500多年的古城紹興敲響了警鐘。紹興,古稱山陰、會稽,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文物建築眾多,而且大多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間,耐火等級低,普遍存在建築形體高、院牆高、台階高、門檻高、過道窄、無消防車通道等現象。一旦失火,既不利於安全疏散,又容易形成“火燒連營”的局面,易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

    從檢查情況來看,各文保單位總體上來講安全形勢喜憂參半。喜的是大部分單位安全情況良好,像呂府、尚德當鋪、錢業會館、鮑氏建築群等文保單位都建立了安全制度,人員到崗到位,消防器材基本能正常使用,且這些文保單位都接受過紹興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組織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再加上考古研究所向每個文保單位都配置了滅火器,發放消防法等安全宣傳資料,張貼安全知識海報,整個安全氛圍還是比較濃厚的,安全情況良好。

    憂的是還有一部分文保單位對安全不夠重視,只停留在形式上,甚至沒有花力氣去整改,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像北海橋明代民居內安全隱患尤為嚴重,住戶在民居內開設了招待所,檢查組建議其應當關閉。其他個別單位也存在滅火器材配置不足,配備不到位,平時不注重保養,存在失效,破損的現象。有些老建築電線老化,亂拉亂接,無穿管保護的現象依然存在,還有些老太門內通道堵塞,堆物現象嚴重,特別是堆放一些極易燃燒的柴草、木排等易燃物。

    據悉,除了每季度的例行聯合消防安全大檢查之外,今年春節、元宵期間,聯合檢查組還將不定期深入到大佛寺、呂府、缪家台門、北海橋明代民居等文物建築明察暗訪消防工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