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早上我意外地出現在束河的門口,感覺自己象個不速之客。拖著重重的行囊,穿梭在束河的巷子裡。腳下的青石板有些溜滑。看著身旁的老木屋,聽著屋前潺潺的流水聲……感覺這裡的一切是多麼的親切!仔細地打量著木屋的雕梁畫棟,透著納西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束河非常的清靜,只聽見不多的幾個人走在青石小道上發出的腳步聲。路人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我,我的這幅行頭一看就是個外來客,他們對我微笑著,我也微笑著回敬他們。約莫十分鐘,我來到了古城的四方街。四方街四周都是商鋪,一看就知道這裡是古鎮的商業中心。
穿過四方街,我踏上了一座石橋。記憶中最深刻就是一家叫“石橋鋪”的鋪子,因為鋪子開在石橋邊,因此而得名。踏上石橋,眼前豁然開朗,橋下的河水從不遠處的“玉龍雪山”腳下流出,河水穿過古鎮,像“束河” 身體裡的血液,這是古鎮的生命之河。因為它的到來,古鎮才有了靈氣。看著垂在河邊的楊柳,仿佛一位美麗的女子在河邊彎腰洗漱,它那窈窕的身姿讓人不盡遐想……“玉龍雪山”挺拔地聳立在那兒,像一位魁梧的男子,墩實的守候著這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也許正是靠著玉龍的守護,“束河”寧靜地生活著。放眼望去,河邊幾間久經風霜的老宅子,屋子沒有牆壁,只剩下幾顆柱子,它就像一個年邁的老人,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盡管風燭殘年,卻顯示著頑強的生命力。在它身上,保留著歷史滄桑的記憶。
它見證了古鎮百年的變遷。沒有人願意去打攪這位老人懷舊的心情。我也從他身旁輕輕的走過。老宅的背後有一片菜地,遠遠望去,地裡盛開著金燦燦的油菜花,萬物正待復蘇的時候,金黃的油菜花早早的為“束河”披上了春天的外衣。它象報春的使者,悄悄的將春天帶到這裡。在它的帶動下,枯木按捺不住,也開始萌發新的枝葉兒。站在橋頭深深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很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