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徽州區古建築“活”起來

徽州區古建築“活”起來

日期:2016/12/14 12:06:39      編輯:古代建築
    徽州區西溪南鎮天長地久婚紗攝影基地現場,數十名工人師傅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建築內部裝飾,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加上現代婚紗攝影元素,顯得古樸典雅、風格新穎,項目建成後將利用西溪南濕地自然生態美景,打造成集婚紗攝影、婚慶主題創作、婚慶策劃設計於一體的新業態。

    2014年以來,徽州區在實施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進程中,注重探索多元模式,注入豐富色彩,豐富古建內涵,打造多樣業態,拓展開發利用外延,推進古建築保護利用提質增效,讓徽州古建築熠熠生輝。

    在富溪鄉光明村,光明茶葉有限公司出資4000萬元,異地拆遷、集中修繕保護10幢明清年代瀕危的各具特色的徽派古民居,現已竣工2幢,正在內部裝修4幢,老謝家茶古民居群及生態觀光茶園雛形初具,該項目將茶文化注入古建築保護中,又與現代旅游文化有機結合,使徽州古建築風采和茶文化傳承相得益彰。潛口鎮潛口村為了有效利用民間第一祠——金紫祠,與北京大自然太極集團合作,現已簽訂保護使用協議,積極建設太極書院項目,將金紫祠作為太極文化展示、學習、傳承基地,進一步發揮該祠堂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蜀源村,村民將古建築保護作為2014年美好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對孝徵祠的整修、保護,進一步整理蜀源村歷史資料、村情村事、發展現狀,建成村民自己的村史館,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該區在實施古建築保護利用過程中,注重與美好鄉村建設、旅游文化產業發展、保護利用業態打造等相結合,詳細制定古建築保護和利用規劃,按照“保護一處、利用一處”的理念,在如何利用、發揮古建築的效益上下功夫,采取多種模式,探索古建築與休閒游、體驗游、鄉村旅館、農家樂、太極文化、茶文化、戶外攝影、民俗展陳、書法藝術等要素的融合,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收到經濟、社會、生態等“多贏”效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