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唯一元代建築風格的縣衙歷經三年時間已修繕完工。記者21日從山西省運城市文物局獲悉,這座名為臨晉縣衙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耗資1300多萬元人民幣,其對研究封建王朝官吏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臨晉縣衙位於山西運城市臨猗縣城西北20公裡的臨晉鎮,古稱“廨署”,是古代官員的辦公場所,創建於元代成宗大德年間(公元1279—1307年),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該建築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為元代原構,是山西目前保留的三座元代大堂建築之一。
“臨晉縣衙歷史上曾遭遇火災、水災、地震,但仍能保留原來風貌是個奇跡。其中,大堂建築完好地保留了元代建築藝術風格,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負責縣衙修繕工作總體規劃的喬正安對記者介紹說。
2010年下半年,臨晉縣衙修繕工作啟動,投資1300萬元。修繕內容為縣衙本體以及對周邊環境的整治。目前對清代及民國建築二堂、三堂及監獄的落架大修已經完工,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預計在年內完工。
2001年6月25日,臨晉縣衙作為元至近代古建築,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元代到民國,曾有200多個縣級官吏在此為官,對研究封建王朝官吏制度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