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水下考古船赴唐山探秘清末銅皮船
日期:2016/12/14 12:09:55   編輯:古代建築 中國考古第一船什麼樣?水下考古究竟跟我們看慣了的田野發掘有啥不同?……昨天,由河北省文物局與國家文物局水下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2014年度東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啟動儀式”在唐山京唐港27號集裝箱泊位舉行,記者帶著這一連串問號走上中國第一艘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的水下考古專用船“中國考古01號”,駛往東坑坨沉船遺址。
揭秘
首艘水下專用考古船是個“高富帥”
遠遠望去,停泊在岸邊的考古船,白色的船身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船身上“中國考古01”的字樣和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太陽鳥圖案特別搶眼。重980噸的“中國考古01號”在船舶世界算不上大塊頭,但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說:“中國首艘考古船圓了一代中國考古人的夢,在潛水設施、出水文物處理、改善考古人員生活等方面在亞洲乃至國際上都處於領先水平。”考古船投入使用結束了我國水下考古租用漁船或海監船的時代。此前則有媒體說該船絕對稱得上是“高富帥”,昨天記者上了船後才明白它是如何的“高大上”。
從甲板進入船艙,兩邊是考古儀器室、食品儲藏間、維修間、隊員房間等。隊員房間裡有書桌、獨立衛生間、電視機和電話等,可謂一應俱全。據了解考古船原本的設計噸位為500噸,建成後它的噸位增加了近一倍。這主要是因為船上裝載的各式各樣專業設備實在太多。包括A字吊、救助艇、減壓艙、柴油發電機、小型冷藏集裝箱……多達數十種的設備將整艘考古船“武裝到了牙齒”。據介紹,為了探測水下遺址和沉船等文物,考古船還配備了水下考古動力船艙、出水文物保護實驗室、潛水工作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