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灘古鎮拆除最後一間老屋
日期:2016/12/16 18:45:11   編輯:古代建築專人看管拆除物件
昨日,古鎮從前那條幽靜的石板路已經掩埋在被拆下的房屋構件中。有專人看管拆除下來的青石板、老瓦、橫梁、雕花木門,並為它們搭上塑料布進行保護。
在一處臨江的民居遺址上,仍留有被匆匆離去的主人遺棄的物品,四處還能見到殘缺的灶台。74歲的黃奶奶背著背簍,在廢墟上尋找著還能使用的物件,“我要把它們都帶到新家去。把家裡布置得和以前一樣。”
“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注定在古鎮消失的時候傳給我們”。田家院子的隆師傅給記者展示了一枚“乾隆通寶”,拆遷老屋,不少居民在自家房下尋到清代錢幣、古董花瓶等。
據酉陽縣旅游局介紹,7月前,彭水水電站開始蓄水,龔灘古鎮將被徹底淹沒。預計在7月,被拆除的建築將搬往新址,而龔灘居民有望在年底住進新居。
復建將用舊木料
文物專家介紹,古鎮復建將遵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將拆下來的建築材料完整保存,依次編號,復建時仍然采用原材料,按原有模樣重建。專家稱,古鎮全部拆除後,發現有40%的木料由於年代太久,出現蟲蛀,將進行修補或是更換。
“但即使是新的木料,我們也會采用特殊的工藝,塗上特制塗料,讓它們看起來和原木料一樣。”
為文物修專用道
在已拆除的古鎮文物點之一的川主廟前,拆遷部技術負責人蔣中元正在進行基建匯測,仔細對廟裡拆下的每一塊石碑、石磚編號。古鎮著名的文物——“永定陳規”石碑,原來嵌於古牆中,是為規范當時腳夫、力夫、夫頭的力錢分配所立,現在也露出,被專家包裹了起來。
蔣中元介紹,古鎮中有千年歷史的上萬塊石板將搬遷到新址,按照原來的位置重新安置,再用特制的“強力膠”將每一塊破碎的石塊和文物粘接起來。
目前古鎮中已開始修建一條長1.7公裡的便道,作為轉移文物的專用通道。古鎮上一共11處著名文物古跡有望在10月完成復建。
百年龔灘大橋將炸毀
據了解,古鎮附近有座百年歷史的龔灘大橋,在電站蓄水後將會被淹沒,於是這座古橋也將被炸毀,取而代之的是上游5公裡處的一座現代化新橋。
據了解,龔灘大橋始建於民國初年。當時龔灘是大物流港口,經濟繁榮一時,連匯豐銀行也在龔灘設有分行。
古鎮·復建 新古鎮將修建親水步道
據酉陽旅游局介紹,古鎮新址小銀灘與原龔灘古鎮山體相似,有山、有溝,此起彼伏,能打造出古鎮老街蜿蜒曲折的石梯坎。與原址不同的是,這裡擁有成片的松林,在古鎮上方將建起一條森林綠色走廊隔離帶。在臨江處,還將有一條親水步道,游客能沿著步道直接下到江中戲水。
“我們去小銀灘看過了,和這裡地形差不多,希望能早點住進新家去。”72歲的譚大爺說。鎮上的居民大多表示,對於已被拆除的家,雖然充滿留戀,但對新家,也同樣充滿了期盼。
古鎮·背景 歷史文化名鎮——龔灘
龔灘古鎮位列我市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首。古鎮上有40多處重要的遺跡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依江而建的土家族干欄式吊腳樓在長達三裡的狹長街道上,形成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干欄大觀,鎮上有明清古建築多處,包括著名的川主廟、三教寺、西秦會館等。
2005年9月,彭水水電站開工建設。今年5月完成清庫,10月電站發電。位於下游的彭水水電站蓄水之後將淹沒中游地段的龔灘海拔293.5米以下的所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