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州市的“一點突破、兩翼齊飛、統籌推進”發展戰略中,羊馬新城、街子古鎮作為“兩大發展走廊”,是崇州的“兩翼”。一年多來,按照重點鄉鎮、重點區域、重災地區優先發展的思路,崇州市重點打造了羊馬鎮、桤泉鎮、街子鎮、花果山生態觀光農業區和沿山重災鄉鎮等統籌城鄉發展綜合示范點,運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促進農民居住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協調轉變。
古鎮新景
街子爭創4A級景區
街子古鎮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如今,一條由青石板和木棧道組成的伴江游道已經完工,讓味江多了幾分現代與古典交融的美。
崇州市5個重災鄉鎮都具有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厚重的人文歷史,街子古鎮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遭受地震災害後,崇州市對街子古鎮進行了重新的規劃和打造,要建設一個比地震前更美麗、設施更完善的山水古鎮。記者從北部崇州管委會獲悉,近期街子古鎮各項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推進迅速,各重大招商項目進展順利,計劃在2010年春節前完成古鎮核心區的打造,5月1日前正式推出古鎮新景區,爭取成為4A級景區。
記者了解到,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項目中,鳳棲山游山道路基已全面完成,吊橋樁基已完工,車行橋已開工,春節前全面完工。重大招商項目中,成都美村項目區清場工作基本完成,地質勘測、地形測繪等基本完成;蜀山棲鎮一期80畝住宅項目施工順利,部分主體已封頂;農民統規統建安置房預計年內開工,明年5月完工;“街子印象”的跨路牌坊等已完成,市政廣場建設基本完工;“鳳棲山居”、“雅悅莊”、“世外桃源”、新加坡創耀醫療養生項目等正順利推進。
未來2年時間內,崇州將集中精力重點推進街子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重大項目,把街子古鎮打造成全國一流的集文化體驗、生態居家為一體的休閒度假區。
羊馬新城
以濕地生態為名片
總投資5億元的濕地體育公園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投資10億元的嘉裕五星級度假會議酒店即將啟動;投資2億元的“中華蝴蝶映像生態城”正在加緊建設……走進崇州市羊馬鎮,處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作為崇州距離成都市區最近的鄉鎮,又是全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羊馬成為崇州“兩翼齊飛”的另外一翼。近年來,羊馬鎮大膽地將全鎮發展定位由“工貿型重點鎮”調整為“濕地新城,三產高地”,並響亮地提出:以工業為基礎、以濕地生態為名片、以重大項目推進為抓手,要把羊馬鎮建設成為崇州市的城市副中心、成都市三次產業互動的樣板以及城鄉統籌的典范。
在羊馬鎮黨委書記高永強的辦公室,一本厚厚的《崇州市羊馬鎮總體規劃》放在案頭,其中9.62平方公裡“羊馬新城”赫然醒目。在規劃圖上,以前曾占據全鎮核心區域的工業被整體遷移到緊鄰的工業集中發展區,依托羊馬河及周邊,原來的城鎮中心被重新定位為9.62平方公裡的“羊馬新城”;而新城的南、北兩端則分別以成溫邛高速路和光華大道為界限,成溫邛高速路以北規劃建設“中國創意農業生態休閒旅游園區”,光華大道崇州段以南規劃建設“萬畝花卉現代農業觀光旅游產業園區”。幾個功能區塊互相依托,互為補充,分割得非常清晰。
與規劃相對應的是一疊厚厚的項目投資報表。嘉裕五星級度假會議酒店、中華蝴蝶映像生態城、濕地體育公園、成都農林科學院科研基地……圍繞三產的重大產業化項目達到了10多個,而且個個都是投資額上億元的大項目。“新的規劃思路更清晰,發展潛力更大,我們干起來也更有勁。”高永強說。
農民新居 重建群眾未來生活
在街子鎮高墩村,記者見到了一片“不是別墅群,勝似別墅群”的農民新居。這是崇州市街子鎮的一個統規自建點,該居住區門前便是新的川西旅游環線。據悉,崇州段12月即可通車,把街子鎮和青城山連接起來。
由於處在川西旅游環線沿途,崇州市把高墩村的災後重建工作與下一步的游客接待工作結合起來——這裡的122戶村民,都按照規劃修建二至三層小樓。一幢幢小樓錯落有致,綠化優美,樓群前還有荷塘,總體環境和質量堪比別墅群。據介紹,村民們已經組建了旅游協會,每戶人都會拿一層樓來出租,為到青城山、街子古鎮游玩的客人打造一個落腳、居住的地方。
作為成都市重災市縣之一,崇州市謀劃的是:災後要重建的不僅是房子,還有群眾未來的生活。在統籌住房重建的同時,崇州市將災區的產業也納入了城鄉統籌、科學發展的目標中,明確了一、二、三產業結構和今後重點發展的產業,力圖使群眾在得到比災前更好的居住條件的同時,也得到持續和長遠的增收辦法。
在災後重建中,崇州市堅持“四性”要求,到目前為止,已累計完成城鄉住房重建投資22.84億元,占計劃總投資18.5億元的124.8%;吸引15家業主投資11.8億元參與災後安置點開發性重建。截至9月30日,城鄉房屋原址重建6078戶,維修加固55441戶,統規自建安置1808戶,統規統建安置3076戶,開發性重建安置849戶,都已全面完工,63000余名受災群眾住進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