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放飛由古鎮走向“兩富”現代化強鎮之夢

放飛由古鎮走向“兩富”現代化強鎮之夢

日期:2016/12/13 20:11:1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早春時節,一來到秀洲區新塍鎮,你立即會被這裡“人勤春來早”的氛圍所感染。承襲著千年吳越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新塍人的新年夢想是:讓美麗的家鄉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以矯健的步伐邁向“兩富”現代化強鎮。

  積極准備春耕生產物資、仔細落實元宵民俗文化節各項工作、全面打響征地拆遷攻堅戰……揣著夢想,全鎮機關干部群眾春節一上來就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大家都在按照鎮黨代會的部署,大力深化“三年”活動,積極主動,真抓實干,努力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

  “要實現我們的夢想,就必須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引,開創古鎮發展新局面。結合新塍實際,就是要強化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古鎮新城互動發展、社會管理協調發展的思路。我們將以策劃為先導、以規劃為龍頭、以項目化為載體,全面深化‘三年’活動,加快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田園新市鎮。”說起新一年的發展,新塍鎮黨委書記陳建祥思路清晰、侃侃而談。

  陳建祥坦言,新塍是秀洲區的一個大鎮,擁有133平方公裡的區域面積、10萬余實有人口,同時具有1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利用和整合各種優勢,真正實現由大鎮變為強鎮的跨越,使之更具活力,這是鎮黨委、政府一直在思考謀劃的課題。

  2013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對新塍鎮來說,也是實現夢想的開局之年。具體而言,新塍鎮今年將全力以赴抓好五大工程:一是以土地流轉為核心,實施“183”工程,即實現一個村整村流轉、8個組整組流轉,完成3000畝的土地流轉任務,全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是以轉型升級為核心,實施“1210”工程,即培育1家擬上市企業、20家稅收超200萬元企業、10家銷售超億元企業,全面增強鎮域經濟實力。三是以項目投入為核心,實施“2333”工程,即新塍商貿綜合體、美食特色街區2個商業綜合體項目全面開工建設,3個有機更新地塊實現再次招商,完成經營性用地出讓300畝,引進市外內資3億元。四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實施242工程,即啟動08省道洪合至潘家浜段、興育路至嘉桐公路段2條道路建設,同時加快新盛、大通、西文橋、洛東4個新社區建設,加快推進磻溪小學二期等工程建設,確保教育投入2000萬元以上。五是以機關作風建設為核心,實施“五個一”工程,即打造一批特色黨建示范村、民主管理示范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示范村、優美庭院示范村、村務監督工作示范村,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和社會管理水平。與此同時,還將積極開展全國文明鎮、國家生態鎮、國家園林鎮、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等“四鎮聯創”。

  新的一年,新塍的目標是,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2.1億元,其中工業性投入5億元、服務業投入6.5億元,完成實到外資800萬美元,力爭1000萬美元。實現財政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1.78萬元,其他控制性指標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點睛之筆: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2013年,新塍將重點拓展平台空間、提升城鎮形象、增強發展後勁,而其中的關鍵是提升作風效能,因此全鎮各級干部將堅持和發揚“責無旁貸、事不避難”的精神,眾志成城,負重拼搏,積極主動,真抓實干,朝著由千年古鎮走向“兩富”現代化強鎮的夢想堅實地邁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