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古村生態游――暢享古村落裡的流光歲月
日期:2016/12/16 17:55:16   編輯:古代建築連南南崗千年瑤寨“耍歌堂” 施用和/攝
典型的河源客家鄉村―――蘇家圍 (伊萬諾夫/東方IC)
龍湖寨 (吳匯軍/東方IC)
最美麗的鄉村蘇家圍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 朱文海/攝
在廣東,有許多前人留下的古村落,展現著一種原生態,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夏季裡,坐上“時光穿梭機”,去尋找心底深處的清涼。
粵東
以河源、惠州、梅州、潮州、汕頭等為代表的粵東地區同樣不乏古村,相比珠三角等地,這一地區的古村帶有明顯的客家文化與潮汕文化特色,其建築結構與布局,無不帶有當地文化派系的印記,地方風情濃厚。
蘇家圍至今有700多年的歷史,東江和久社河交匯於村子南面,風景秀麗。村內有可眺望全村的迎親橋,明清特色的方形“府第式”圍屋,有圍裡最老的古民居永思堂,濃縮了當年記憶,有“南中國的畫裡鄉村”的美譽。
蘇家圍保存著18座府第式的明清客家民居,幾百名蘇氏後人在此,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其中最古老的東山蘇公祠,建築結構精巧,經歷了500多年風雨,仍是相當完整。在此嘗嘗客家女手工研磨的客家擂茶,聽聽客家妹即興演唱的山歌,別有浪漫。
交通:廣州市區―――河源市區―――東江大橋―――蘇家圍
位於汕頭澄海的前美村,始創於元朝末年,是潮汕地區著名的古村落,也是著名僑鄉。其中的陳慈黉故居,是著名泰國華僑陳慈黉衣錦還鄉後,於清同治年間至民國年間在家鄉興建宅群的總稱,號稱“潮汕小故宮”,古村建築群被譽為潮汕歷史文化的縮影,既保留了潮汕民居下山虎、四點金、驷馬拖車的建築風貌,又融進西方的建築元素,被譽為“嶺南第一宅”。
陳慈黉故居規模之大,有“開窗關窗便一日”之說。
交通:廣州市區―――廣汕高速―――324國道―――安澄公路―――前美村
位於韓江邊上的龍湖寨始建於南宋,當年是潮汕濱海的貿易重鎮,現今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築,其古鎮格局若放在雲南就是麗江,放在山西就是平遙,而在潮汕,就是獨一無二的龍湖。
寨內古建築匯集了宋、明、清及民國時期的“潮式”建築風格,“方伯第”、“進士第”、“探花府”等民居建築,構造精巧,潮味極為濃郁。而古寨民風古樸,舞龍、舞獅、舞鯉魚、舞英歌等民俗依然興盛。
交通:廣州市區―――廣深高速―――深汕高速―――普惠高速―――揭普高速―――汕梅高速―――335省道―――233省道―――龍湖古寨
食在古村:
河源有美味的河鮮、清香爽滑的“霸王花”,有東江鹽焗雞、娘酒醉河蝦等客家名菜;前美村的獅頭鵝鮮美多汁,特色小吃則有糯米糍、“老山合”豬肉脯、豬頭粽等;龍湖寨的酥糖享譽潮州,並有炖糕、龍眼、潮州柑等特產。
粵北
粵北地區的古村落,更多地帶有傳統生活理念及文化的烙印,純樸敦厚,與城市形成最鮮明的對比。這裡的古村原始氣息濃厚,既有路不拾遺的傳統美德,也有天人合一的生命構想。
林海蒼莽,山奇水秀,民族風情獨特,古典的建築民居部落、原始的竹笕供水系統、集體議事場所、瑤老制、古盤王廟、龍文化……作為連南八排最大的瑤寨,連南千年瑤寨反映了中國瑤族古老的傳統文化。
南崗排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古寨保留有368幢明清時期建的古宅門和寨門、寨牆、石板道等。
由於清王朝時設置了“瑤長瑤練”制,嚴密管理山寨,當地的治安十分好,千百年來,瑤家山寨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派祥和景象。
交通:廣州市區———廣花高速———清遠上清連一級公路———連南
位於韶關南雄市南畝鎮的魚鮮村裡四處開鑿了許多小魚塘,將村落的房捨分切得“隔塘相望”,恰似江南水鄉的小村落,自古便是盛產魚蝦稻谷的魚米之鄉。魚鮮村的古建築風格和當地傳統客家民居不同,在恢宏的氣勢之余,不失簡潔素雅的陰柔婉約風格,如“江左名家”先祖堂和“古晉名家”世盛堂。村人家中還珍藏著許多“傳家寶”,如清嘉慶年間的木制雕版,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力的見證者。
交通:廣州市區———廣深高速———京珠高速———317縣道———106國道———南雄———南畝鎮
卿罡村位於連州保安鎮,建於宋末元初,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明清古民居、唐氏祠堂、黃氏祖屋、三雕藝術、清代匾額、龍泉古井等共同構成了卿罡古村“北斗七星”式的獨特布局,古村落展現了連州先人的居住理想。
生命之源龍泉古井、題有“碩德遐齡”的黃氏宗祠和題有“金馬世第”的唐氏宗祠,背後都有著傳奇故事;工程浩大的古城牆及酒肆、客棧等遺跡,則體現了當時村子的繁華熱鬧。這個也更承載著千年中國傳統的文化理念。
交通:廣州市區———廣深高速———清遠上清連一級公路———連州市區———保安鎮卿罡古村
食在古村:
連南美食有連南蜜棗、黃精、龍須草、白茶、薯干、譚嶺水晶李等;到了韶關,可品嘗小桃園煨湯、老通城豆皮;連州美味則有臘蛋、臘全狗、河鮮、山珍,還可嘗嘗古井水。(記者 劉霜 實習生 陳瑩 通訊員 梁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