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官洲島考古發掘 廣州古人“遠葬”難解釋(圖)
日期:2016/12/15 15:09:06   編輯:古代建築
(圖片來源:黑龍江晨報)
近日,一個裝有萬枚宋代古幣的鐵鍋被方正縣村民在耕地時發現,更為難得的是,古錢幣的發現者為防止村民哄搶錢幣,和家人輪流在現場看護,使出土文物無一缺失。
最先發現銅錢的是方正縣天門鄉慶華村村民李忠興。6月初,李忠興在自家耕地內翻土,鐵鍬剛鏟下去就碰上了一個硬東西。李忠興想起平常村裡人經常能在地裡撿到銅錢,就推測地下可能埋藏著“寶貝”。怕損壞文物,李忠興放下鐵鍬,開始用手清理浮土。一個多小時後,“寶貝”完全現身,竟然是一個裝著大量銅錢的鐵鍋。
聽說李家地裡挖出了“寶貝”,村民們紛紛趕來看熱鬧,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如何處理這些銅錢。一些人嚷嚷著“見者有份”,要平分銅錢。眼看隨時可能發生哄搶,李忠興當即宣布:地下出土的文物屬於國家,誰都不能私藏。隨後,李忠興撥通了方正縣文物管理所的電話,並和家人輪流在現場看護文物。
據方正文物管理所所長李瑞堂介紹,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鑒定確認,該地為遼金時期的慶華遺址。此次出土的“窖藏銅錢”,由六耳鐵鍋存放。由於年代久遠,鐵鍋銹跡斑斑,已經從中間斷裂。銅錢的數量在萬枚左右,20余種,重量大約150公斤,大多產自宋代,其中以“崇寧重寶”居多。銅錢應該都是“串錢”,穿繩已經腐爛,錢幣表面銹蝕,部分錢幣板結在一起,但品相比較完好。專家認為,這些銅錢是主人為躲避戰亂等災禍,在離家前埋藏的。
李瑞堂告訴記者,村民李忠興的文物保護意識令工作人員欣慰不已。出土這麼多的銅錢,卻沒有一枚流失,這十分難得,該所已決定對其進行現金獎勵。同時,該所將對錢幣進行歸類整理,適時向市民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