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衛道觀中路三進主殿主體修好哉

衛道觀中路三進主殿主體修好哉

日期:2016/12/14 21:13:40      編輯:古代建築


主體已修好的衛道觀大廳正面


主體已修好的衛道觀大廳背面
         三進主殿一部立體建築史
       走過平江路,拐進窄窄的衛道觀前,一直向東走,差不多是巷子的中段,就可以看到衛道觀了,工人正在緊張地施工。衛道觀整體坐北朝南,20世紀50年代初時,占地1950平方米,有殿宇54間。現存建築主要為中路及西路,東路只剩下很少的部分。中路依次為山門、靈官殿、玄帝殿、三清殿、後殿(斗姆殿),其中三清殿是全觀的主殿。原先的房子大多已破敗不堪。
       2012年4月,城投公司開始對衛道觀進行修建,范圍為:南至衛道觀前、東至猛將弄、西至徐家弄、北至混堂弄,占地面積821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545平方米。根據安排,將保留維修的房屋有14幢,占總面積的57%;復原建設的房屋也有十多幢,占總面積的43%。現在,從外觀上,中路的前三進大殿主體已修建完工,而東、西兩路也開始動工。
       在施工人員的引導下,記者昨天下午走進了這座古宅。中路的第一進是明代建築,第二進是清代建築,第三進是元代建築,分明就是這歲月長河留下的一部立體建築史。這裡,除了屋頂、牆體、地面都已基本完工外,連接第一進與第二進、第二進與第三進大廳的天井修復也已完工。據介紹,修復這座古宅還真是個技術活。僅以地磚為例,每塊都要經過特殊的工藝固定起來,重新拼接在一起。
       這次大修已是第八次
       有關衛道觀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洪武盧熊《蘇州府志》。衛道觀初名會道觀,始建於元初,道士鄧道樞所創,在原宋代上官氏廢圃上建立。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歷史記載,明成化十二年(1476),道觀住持昆玉峰人張復淳帶頭捐出自己的所有積蓄,並向善徒信眾募征善款,重建殿宇。十數載,新觀終於在弘治年間大功告成。這是衛道觀歷史上的第一次復興。明嘉靖二十年(1541),巡按御史舒汀將位於今舊學前的長洲縣學迂至苑橋以東的萬壽寺,而會道觀恰與萬壽寺相望而近,於是當時的長洲縣令吳世良捐俸再度修葺此觀。因為會道觀正好在新縣學的北面,勢若拱衛,所以吳世良將會道觀改名為衛道觀。這是衛道觀歷史上的第二次復興。
      時隔一百多年後,也就是在清康熙四年(1665),衛道觀都講周宏教又一次發起了大規模的重修擴建。這是衛道觀歷史上的第三次復興。此後,衛道觀又經嘉慶十五年(1810)、光緒十四年(1888)、民國六年(1917)等三次大修。解放以後的1953年,也重新修繕了一次。1958年,這裡被用作工廠(皮卷尺廠),後工廠停產,房屋一直閒置不用。自去年4月開始的這次修繕,也是衛道觀的第八次大修。
       申時行曾在衛道觀讀書
       彈詞《玉蜻蜓》蘇州人耳熟能詳,故事的主人公徐元宰真名叫申時行。他不僅考上了狀元,還當上了內閣首輔,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總理。然而,許多人想不到的是,他還跟正在修建中的衛道觀有著很大的關系,甚至對他—生的輝煌仕途有著重大影響。《吳門表隱》載:“明申文定公時行祖宅,在混堂巷東”。也就是說,申宅與衛道觀相隔不遠。明嘉靖二十年(1541)衛道觀重修時,他才六歲。由於家境清貧,二十七歲考中狀元前,他都是在衛道觀中日復一日伴隨著晨鐘暮鼓埋首苦讀。據說,衛道觀東路(也叫東華堂),就是他當年讀書的地方。有關他在衛道觀讀書的記載有《申氏世譜》卷二 《祠圖引衛道觀·文定公祠考》:“城東衛道觀,系公少時讀書處。”鄭敷教《重修衛道觀碑記》亦有“東日東華堂,大學士申文定公時行所書也。”等到衛道觀全部修好以後,如果哪位有興趣,不妨也去看看他當年讀書的地方。
       這次重修衛道觀,施工人員還整理出了12塊保存完整的古碑,其中一塊是祝允明(祝枝山)寫的。他是吳中文壇書界巨擘,衛道觀第一次大修的時候,他專門撰寫了《會道觀修建記略》,以示慶賀。據記載,文中有“金谷既集,土木湊呈;夙壤聿修,新構載起。有若三清殿,有若玄帝殿,有若山門,有若夾庑,皆一日鼎成,完滿弘壯。彩上塑像,玄金鑄爐,泊諸法筵供具,亦復種稱嚴備”,反映了當時善眾群起響應和大興土木的盛況,以及新 建殿宇的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如今物是人非,祝允明留在古碑上的字也已開始模糊起來。
      衛道觀中路第三進的大廳內,有一塊六米見方的元代壁畫。當初,施工人員整理牆面的時候,它只是露出了左上方的一角。雖說它不是名家的作品,或許只是當時匠人的即興之作,但因為年代久遠,而且數量不多,也讓人驚歎。也正是因為時間長了,壁畫的牆體已經嚴重傾斜,而且兩側的木質立柱也已腐爛。這次修復的時候,也用上了特殊的工藝,不僅在它背面接上了一面牆,而且正面變形的地方也進行了初步的修復。不過,這壁畫的修復可是技術活,接下來,那得要請專家來指導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