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千年之外 品古鎮
日期:2016/12/15 22:37:04   編輯:古代建築古城阆中是最適合探幽訪古的地方,漫步在迷宮一樣的老街古巷中,聽腳步叩動青石板路發出的清脆響聲,靜坐在老屋的天井裡,看夜色漸起,暈紅的燈籠掛在高高的繡樓上,那些古老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把你帶進一段久遠的時間裡。
阆中有很多保存得很好的民居古院,是阆中一道特別的風景。走在老城,隨處可見古院高大烏黑的大門,訴說著當年的繁華大家的氣象,青石板兩邊是商鋪,這裡的老板似乎有點慵懶,客人多了,熱情地微笑;生意清淡,也沒有人愁著一張臉,他們或是坐著喝茶斗地主,或是擺龍門陣。古城裡也有原住民,晚上回家生火做飯,早上則在雞鳴聲中起來。阆中古城在保護方面做得很好,沒有把人一股腦兒趕出去,把舊房子都隔絕起來,而是把人都留住,這樣留下來的就不是幾棟布滿塵埃的孤獨的老房子,而是和老房子融合在一起的一種鮮活的生活形態。
我們是定好了住宿的,就住在正街的李家大院。大院是個客棧,有20多間房。幾個成都人經營的。當年才花了100多萬就把這個院子買了下來,據說現在要值上千萬了。經理說,這個院子從乾隆年間便有了。
未進院子,飄香襲來,桂花喜滋滋的綻放著,幾只鹩哥掛在樹梢,談今說古。瓦檐下懸著的幾盆無根草於細風中擺動,紅燈籠開始亮起,精致的古窗花映出幽幽的光,幾個游客在廊下石桌上一邊喝茶,一邊輕聲交談,在這兒誰也捨不得大聲喧嘩,打破那種難得的寧靜。
大堂往左上木梯便是我住的房間,推拉式的木門,有傳統的門掛和銅鎖,屋裡全是實木的地板,躺在床上的時候,中天樓的燈都開了,從我們的木窗子望出去,古城其他老房子的燈光都是幽暗的,只有這中天樓於的金光越發亮堂。
交通:阆中距成都329公裡,距南充138公裡,距廣元150公裡。成都北門汽車站有開往阆中的班車,營運時間為7:00—18:30,每小時1班,需6小時左右到達阆中,票價60多元大80多元不等。
成都火車北站——南充火車站7:58——22:38有10班火車,需3——4小時到達阆中,硬座票價30多元到40多元不等。到南充火車站後再轉乘到阆中的班車,每20分鐘一班,需1個多小時,票價為25元。
回程:阆中客運站——南充每20分鐘一班車,南充火車站——成都,每天從2:08分——18:18分有10班火車。
如要從阆中出發到其他地方去,還可選擇水路,阆中水運上達廣元蒼溪,下達南部、蓬安、南充、武勝、合川、重慶。
推薦住宿:去古鎮當然要住民居了,可在民居中發幾天的呆。
購物:保寧醋、保寧壓酒、張飛牛肉。
雙廊曬在陽光中的日子雙廊,位於大理洱海東北部,是一個風景十分優美的湖濱漁村。過去,這個自然風景優美的漁村,環境衛生很糟,由於老百姓有“曬肥”的習慣,因此在雙廊玉幾島上,巷道中隨處可見蒼蠅亂飛的牛屎豬糞。不久前的一個星期天到雙廊拍照,感覺雙廊已發生了很大變化:玉幾島上巷道已十分干淨整潔。看不到亂曬的肥糞,也看不到亂丟的垃圾。看到的是一幢幢新穎別致的名人宅院以及臨海休閒小旅館、小飯店,還有經過修整的白族民居。臨海水灣修建了石質的欄桿,欄桿下停泊著小形漁船,臨水一側新栽了一叢叢的金竹和一株株樹型優美的大葉榕,道路全鋪成石板路。優美的自然風光加之不斷的打理建設,雙廊已變成一個風景優美,環境干淨整潔的旅游小鎮。
雙廊是大理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唐宋時南诏大理國的重要軍事要塞和水軍基地,是唐天寶戰爭、清杜文秀起義的古戰場,是集佛、道、儒、原始宗教等多元文化共融的人間沃土。其擁有毗捨戰場遺址、正覺寺、玉幾庵、金榜寺、飛燕寺、紅山景帝祠、青山摩崖石刻等十四處歷史文化古跡,擁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歷史文化街區和百處典型白族明清傳統民居院落。
交通:大理下關市區至雙廊:第一種方式:下關北站乘坐至雙廊的班車【40分鐘一班,早班8:40,末班17:30】,車程約一小時多,車費12元。
第二種方式:或搭乘至麗江的班車,中途在江尾(上關)下車,再乘至雙廊的車,車程約20分鐘。
一些雙廊的客棧可提供可靠的當地司機電話(七座小面包車),從大理古城或下關直接包車到雙廊,費用請直接咨詢客棧。
購物:游完雙廊,如果你還想捎帶些地方土特產品,那麼雙廊梅果、乳扇等不失為最佳選擇。雙廊有多家鎮辦梅果加工企業,產品豐富。在開海節期間,雙廊鎮將舉行梅果加工展示、乳扇加工工藝展示。梅果特產系列中,雕梅、炖梅、話梅、干梨片、木瓜片等等品種應有盡有。
此外,開海節其間,雙廊鎮還特別在鎮中心農貿市場內開設了魚市,裡面各種剛從洱海裡打撈上來的鮮魚和加工制作的干魚系列應有盡有。
鎮遠古鎮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的氵舞陽河將小鎮分為兩個小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這個有著“太極古鎮”之稱的小鎮卻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占據了中華文明的一半歷史!自秦昭王30年鎮遠立縣,距今已有2287年。
由於地處湘黔兩省交匯之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來就以“欲據滇楚、必占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的軍事要地著稱於世,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歷史上曾經屯兵2.8萬,戰雲密布,供奉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東方戰神”的四官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長城和眾多的關、屯、堡等就是歷史的見證。
軍事的發展奠定了商業的繁華,當大批軍戶來到鎮遠後,匠戶、民戶等也逐漸繁華起來。由於鎮遠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驿站,精明的商人看到鎮遠特殊地理位置帶來的利益,紛至沓來。軍旅往來,商賈雲集,致使鎮遠成為“舟車輻辏,貨物聚會”的都會。這時候鎮遠的“八大會館”、“十二戲樓”也達到鼎盛時期。
走在鎮遠古鎮的街道上,游客還能從保存完好的古碼頭上看到昔日的繁華景象。有心人曾經計算過,這座僅3.1平方公裡的小城,至今竟然遺存了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驿道5條,以及難得一見的有“歪門斜道”之譽的古巷子7條,古城裡隨便一處風景都代表了一段歷史。
交通:貴州-鎮遠火車:K9474次等7個車次,耗時4個小時左右
汽車:A線路1:貴陽-凱裡-台盤-施洞-鎮遠,貴陽至凱裡走的凱麻高速公路.從凱裡東站下高速公路,過路費85.然後走凱裡到鎮遠縣高速公路,過路費14元,一共99元.這條路有一段路極爛.這個要走6小時左右
線路2:貴陽-三穗-鎮遠,貴陽至三穗高速公路,從三穗下高速公路,過路費135元。然後走三穗到鎮遠縣級公路,沒有過路費.一共135元.這個5個小時左右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