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應該成旅游行程中的必到之所
日期:2016/12/14 10:54:16   編輯:古代建築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場所。然而當許多旅游景點人頭攢動的時候,有些博物館卻門可羅雀。相對於游樂園和風景區,博物館往往不會是人們的第一去處。近日一項調查(2000人參與)顯示,僅有17.3%的受訪者表示經常去博物館,43.2%的受訪者出游會把當地博物館作為必到之地。
近年來旅游業蓬勃發展,旅游經濟高度繁榮,但是有多少游客在設計和規劃自己旅游線路的時候,會把一個地方的博物館、美術館等納入旅游“必到之處”?又有多少旅行社會把這些文化場所納入自己的旅游線路中?至少從媒體近日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結果不那麼令人樂觀。
我們常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對於大多數普通游客來說,對於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都屬於“外行”,但即便是看看熱鬧,也一樣可以得到文化的熏陶,受到藝術的感染,絕對不虛此行。只要你願意邁進這個門檻,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當今世界,博物館、美術館等已經成為一個城市文明的窗口,是人們了解當地歷史、自然、經濟、文化,也就是一個城市過去和現在最完整風貌的最佳場所。也正是因為如此,像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冬宮,都是世界各國游客的必到之處。但奇怪的是,當我們進行國內游活動的時候,卻很少有人把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放在自己的旅游行程中。
從客觀上來說,可能有國內的一些地方性博物館名氣不夠大,館藏文物和展品不夠多,所以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但也和國內游客人文素養不夠,對旅游活動的文化含義理解過於狹窄有著密切的關系。旅游確實有娛樂休閒的目的,但是從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角度出發,博物館的直觀性、科學性、知識性和互動性等,都是不可代替的,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顯然要比在游樂場有效得多,對於青少年尤其如此。
所以,要想讓博物館、美術館等成為游客行程中的必到之處,首先需要游客有意識地讓自己的旅游活動更具文化韻味,更具人文內涵,消除文化場所的高門檻心理,主動走進去。與此同時,政府文化部門、旅游部門也可以采取一些引導性的舉措,鼓勵博物館豐富自己展品的同時,也鼓勵旅行社把這些文化場所像其他景區景點一樣,納入旅游線路當中。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