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北京東城區:“鐘鼓樓”整治項目不會破壞古風古貌

北京東城區:“鐘鼓樓”整治項目不會破壞古風古貌

日期:2016/12/14 21:13:40      編輯:古代建築
       北京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啟動已“滿月”,北京市東城區歷史風貌保護辦負責人劉景地6日否定了網上關於“拆遷房屋涉及清代建築、破壞胡同肌理”的說法,表示此次征收范圍房屋已經逐一認定,既不是文物,也均無歷史價值,整治不會破壞古風古貌。

       北京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啟動以來,在互聯網上引發一些爭議,有古建築保護人士發微博稱,鐘樓灣沿街房屋在清代就存在,若被拆除是在破壞胡同肌理、破壞古風古貌。
         劉景地對此表示,此次鐘鼓樓整治項目涉及搬遷的66個院落中的年代最久的房子是民國的,個別民國時期的院落將得到保護,但絕大部分搬遷院落是上世紀70年代和70年代後翻建、改建的,並且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未登記房屋,也就是違章建築。“很多加蓋的違建蓋到了二層甚至三層,預計此次僅拆除違章建築就得3000多平方米。”
         此外,劉景地提出,整治項目除參考清代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地形圖,恢復這一地區的歷史風貌,還為了滿足消防需要,保護鐘鼓樓重要文物安全。“北京鐘樓是堅固的全磚石結構,但鼓樓是木質結構,而鐘鼓樓周邊道路最窄不足3米,消防風險等級非常高。”他說,按照消防等級要求,此次整治完成後,鐘鼓樓周邊道路的寬度將在5米以內,基本可以滿足消防需求。
         據介紹,東城區政府設定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2月24日為簽約期,其中2012年12月12日起至2013年2月2日為簽約獎勵期。在上述時間內搬遷的居民,最高每戶可以在補償之外再獲得17萬元的政府獎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