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工藝 >> 張馭寰:我只能寫書把它們留下來

張馭寰:我只能寫書把它們留下來

日期:2016/12/14 10:50:43      編輯:古建築工藝

(1926年9月27日-),中國古代建築史學專家,1956年至1958年期間擔任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助手,協助他創辦中國科學院與清華大學合辦的“中國古代建築理論與歷史研究室”。


《中國古建築答問記》 張馭寰著 2012年1月 清華大學出版社

  自4月份羅哲文去世後,專攻古建築研究的梁門弟子大多作古,碩果僅存的張馭寰也患上腦血栓,吐字都不靈便。他曾跑了70多萬公裡,還多次出國考察,對中國寺院建築、塔、元代木構、城池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寫下了156本著作。

  直到2008年,他才從第一線退出來。現今,他已是耄耋之年,可還在奮力寫書。《張馭寰古建築研究專集》已經出到了第十八本,還要繼續出到第二十本。在今年出版的《古建築答問記》中,他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把精深博大的古建築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做了解釋。在真古建築式微與仿古建築成風的當下,問他為什麼還要堅持寫,他有點調侃又帶著無奈地說,這些老東西都要死了,我只能拼命寫下來,把腦子裡的東西留下來,希望有一天有心人能在這些書裡,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談古建築保護

  日韓等都比我們做得好

  新京報:《中國古建築答問記》和過去的都不同。出版它的初衷是什麼?過去的北京城古建築是什麼樣的?

  張馭寰:清華大學出版社約的稿,是一本普及性的古建築著作,相對淺顯,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過去出的書千篇一律,所以我想改變一下寫作方式。中國古建築過去數量多,民族形式多,尤其是元代以後。老北京整體古樸,在大街兩側蓋商店、大廈,或主樓退後,樓前、街邊全部綠化,或大街兩側為門院,街邊建圍牆大門,院內建樓。人居住的四合院建在東西方向的胡同裡,也就是建在小巷子裡。大街很熱鬧,胡同很安靜,這就是大街小巷的格局。

  新京報:據說,解放後梁先生極力建議保留北京的古城牆,四九城內建一個古城博物館?

  張馭寰:新中國成立時,梁思成先生想完整保留北京舊城作為歷史博物館,在復興門外建設新北京,四九城裡保留舊北京。但是方案實行了一段就改變了,兩個城市,舊的得要錢,新的也得花錢。於是學習前蘇聯的經驗,在城內改造,舊城中許多老房子被拆除,在老房屋基礎上再建樓房,拆除一片建設一片。全國都來學,學跑樣了。尤其這十年拆得更厲害,現在需要土地面積了,就拆北京的老胡同,大街兩側很多都建造高樓,或用居民樓來充實街面,非常不宜居也不合理。我在美國住了四年,去考察過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南洋等地。他們的古建築保護都比我們做得好,日本尤其做得好,他們有東京那樣的大都市,也有京都大阪那樣的地方,古建築住宅都是古代式樣,各種式樣都保留下來,裡面還住人,綠化也好。

  談問題和傳承

  以後沒人接我的班

  新京報:古建保護最大的問題和現狀是什麼?

  張馭寰:我過去參與過恭王府維修和故宮維修。在北京古建保護比較好的是西城區,在南邊也多,但老四合院和老胡同拆了很多。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要年年維修,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10年到20年要徹底大翻修,建築才能長久,有的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現在地方發展旅游修了很多仿古建築,還恢復了一批老建築,比如,香山的永安寺,還有去年修北海邊上的大高殿,找我征求意見。但仿古建築通常只保留了技法中的大屋頂、飛檐和斗拱,無論是從設計與施工,還是從總體布局到藝術裝修。其他的很多技法都失傳了,怎麼保留?我寫過156本書,只能寫書,沒別的辦法。你提意見說不能這麼弄,但說了不算。現在懂技術的老木匠,老設計師基本都死光了,我收了七個學生,都是學新建築的,其中有現在的同濟大學建築系主任,學生裡只有兩個搞古建築,半專業狀態,以後沒人接我的班。國家技術人才也沒培養起來,他們覺得古建築拆掉了就不需要有人懂這個了,那就拆光算了吧。

  談建築好壞

  住得舒服就是好建築

  新京報:從古建築的源流看現代建築,它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在哪兒?

  張馭寰:目前存留歷史最久遠的古建築是漢代的。漢代到清朝的古建築風格沒有大變化,就飛檐和斗拱變化。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古建築風格是遼金時期的,結構很合理,遼金元三代都使用減柱法,合理,節省材料,安全堅固,木頭粗大,古建築一般冬暖夏涼,現代建築則反之,屋頂很薄,一層板,一層紙,一層瓦,用不了20年就壞了,古建築大,泥就那麼厚呢。屋頂厚,牆也厚,隔熱隔冷。建築這種東西,只要是人在裡面住得舒服,安全合理,不浪費材料,就是好建築。沒必要把古建築都恢復,一是花錢多,維護費用多,防火也難,且沒有防震考慮,現在地殼變動了,地震多了。而現代建築不是一無是處,它用鋼筋混凝土,堅固耐用,方形結構也容易最大利用使用面積。來源:新京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