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4年昔日工業園變身都市後花園
日期:2016/12/14 10:10:01   編輯:古建築保護充滿羌族風情的水磨羌城
汶川訊 5月8日21時訊離汶川縣三江鄉不到10公裡遠,就是水磨古鎮了,這也是一座在廢墟上建起來的4A級旅游景區,所不同的是,水磨古鎮卻經歷了“工業外遷、騰籠換鳥”的過程,從昔日的工業園變成了成都的後花園,古鎮上一座座具有藏羌民族風格的村寨仿佛從昔日的歷史畫卷中走出來。
水磨的建設已經成為汶川災區重建的樣板。記者了解到,水磨古鎮是在廣東省佛山市援助下建設起來的,重建圍繞“汶川生態新城、西羌文化名鎮”發展定位,基本實現了從工業園區向以體系教育、綠色居住、流通商貿為主的山水環境宜人的服務型城鄉轉型。
而作為水磨古鎮的典型,水磨羌城則是延續了禅壽老街的建設理念,建設居民安置區與老街共同組成區域內的主要道路和商業步行街,將老街的商業氛圍延續過來,並借鑒羌族傳統民居風格,充分結合西羌的深厚文化內涵,繼承與發展西羌文化,形成協調統一、民族特色明顯的羌寨。
建設一新的古鎮如今已經成了著名的景區,裡面的村民利用國家援建的新房屋賣土特產、開旅店和飯莊,做起了以前從未染指過的旅游買賣。在“周身”掛滿各種野味和臘肉的老人村飯店內,游客人來人往,幾個店小二忙得不亦樂乎。店主應堂輝的小賬本上,2010年營業額80萬、2011年營業額200萬,今年的數字則是會繼續上漲。他告訴記者,在這個曾今的極重災區中,新興的旅游業讓周圍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