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羅哲文先生與蘇州城牆的因緣

羅哲文先生與蘇州城牆的因緣

日期:2016/12/14 18:58:58      編輯:古建築保護
  中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原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國家文物局離休干部羅哲文先生,於2012年5月14日晚駕鶴歸去。這位我國文物保護領域泰斗級的人物,把他的畢生精力獻給了我國的古建築保護事業。而他留下的最後文字,記錄的是他與蘇州城牆的歷史因緣。
  2011年春,在中共蘇州市委、蘇州市政府的決策與部署下,蘇州城牆修復工程揭開序幕。為了為這座城市留下城牆的歷史記憶,在與蘇州三段城牆恢復修建幾乎同步之時,蘇州市職業大學吳文化研究所聯合蘇州市檔案館、蘇州市園林設計院,擬共同編撰《蘇州城牆》一書,意圖對蘇州城牆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進行梳理,對蘇州城牆的近代變遷、當代現狀、當代保護及修復過程進行客觀的紀錄和評述。在提綱起草、修改、定稿並落實撰寫人員後,《蘇州城牆》編寫組擬聯系一些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蘇州城牆》一書題辭、作序。這些專家中,《蘇州城牆》編寫組首先想到的就是羅哲文先生。
  12年前的2000年11月,羅哲文先生在南京參加中國古城牆科學保護研討會時,曾在發言中提到城牆、提到蘇州,提到了他的老師梁思成先生的潸然之淚。在這篇題為《古城牆的意義及其保護》(刊於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南京市文物局編 《中國古城牆保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的發言中,羅老說:“城牆對我來說,還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和許多難忘的往事,記得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拆除北京、南京、蘇州等城牆的時侯,我曾經在我保護古建築的工作崗位上(當時我在文化部文物局擔任古建築的調查研究和保護工作)盡了綿薄之力,起來加以保護。但由於當時不可抗拒的歷史原因,未能起到多少作用。全國數以千計的城牆還是相繼被拆除了。”“尤其使我難忘的,是我的老師梁思成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拆除北京城牆的時侯,他力谏無效,聽說傷心地痛哭了三天三夜。此事雖已過去了四十年,我至今仍念念不忘。”
  是時,《蘇州城牆》編撰人員已得知羅老身體違和,這使他們心中甚為忐忑,一方面想請羅老為序,另一方面又擔心影響羅老的健康。其後,經中國文物學會的羅老弟子丹青先生的聯系,病中的羅老慨然應允為《蘇州城牆》一書作序。其時,蘇州三段城牆的恢復修建工程已揭開序幕,對蘇州城牆的恢復修建,羅哲文先生極為興奮,竟抱病特意手寫下了一段文字(見右圖)。
  這一段文字,寫得情深意切,極為感人。看到羅老手書的這一段文字時,《蘇州城牆》一書的編撰者們正在召開編撰會議。先睹為快之際,大家幾乎是逐字逐句地讀著這些飽蘸深情的文字,更為羅先生的蘇州情懷而深深感動。在後來的日子裡,《蘇州城牆》編撰者收到羅老序中提及的另一位“城牆派”專家謝辰生先生的題辭,也收到了阮儀三先生撰寫的序言。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羅哲文老的上述一段文字,竟是先生的病中絕筆。幾個月後,先生辭世而去。
  奈何天不遺一老!
  學富雕龍,文修天上;才雄走馬,星隕人間。(作者分別為《蘇州城牆》名譽主編、主編)□高福民 吳恩培  來源:蘇州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